第六十五章 第一场雪(1 / 2)

汉末窃国商 未知 1160 字 2022-04-14

还有就是,商行里经营的那些南蛮山区的一些药才,皮货,还有一些竹制品、木作家具都很赚钱,不过,最赚钱的还是‘洞庭春’酒、‘洞庭露’酒了,单就那‘洞庭露’酒,价格比那‘洞庭春’酒又贵了1倍,市场价已经卖到了30000铢一小坛(后面改为了5斤装那种)。

其次就是肥皂了,就那么巴掌大那么一小快肥皂,尤其是那香皂,市场价就接近900铢了。按统计数,一个月能限销800箱,一箱100块,也就是说每个月赚7000金。只不过因为原料难求,这产量一直就上不去,后来在洛阳、南阳等地新开了作坊后,这产量才有了大幅提高。毕竟在京城里这些原料会多很多倍。

火柴也是日用量很大的消费品,虽然只卖不到200铢一小盒,这利润也是奇高。荆、扬二州有近300多万户,就算普及率只有3成,那一个月也要6万盒,也能赚到1800金。

皮蛋的销量也不错,只不过是和前面这几样比起来,这利润就差远了。

而纸张自从在中秋后就开始推向市场了,有各地大户、官员及名流免费试用后大力宣传,这也是一个暴利行业。纸的价格贵得吓人,差不多1个金饼只能买5张纸,而且这还是专门赚那些官家、豪门、大户的钱。对于这一点,张宇是赚得心安理得。

最新款的鹅毛硬笔也上市了,也在刚推出市场时引起了不少轰动,只是这东西很容易仿造,钱倒没赚几个,也算是张宇对社会科技发展作了一点贡献吧。

而那些豪华家具象:摇摇椅、木沙发、书桌、茶几、床等推向市场后,就成了大户人家的奢侈品了,要是论套卖,一套木沙发连茶几共5件东西,就要2000多金,一般人家还真用不起。

俗话说‘千金难求’,在东汉这个时代,1000金还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

11月底了,这些天里,张宇在让何秀才盘点,看自己今年倒底这些产业赚了多少钱。面对那一摞摞竹简(大部分是纸),还有那些繁体字,还有那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张宇的头都大了。好在另外还有4位秀才和龙虎山庄的2位老帐房先生在初查,何秀才分类统计后再给张宇过目,要不然,张二愣子又会变回去成‘二愣子’了。茹杰、贾佳,肖洁这三个小子也会经常和张二当家的过来实习,几个机灵鬼上手也快,要是按正常发展,明年就能让他们几个从事这帐房工作了。

现在的学堂里,张宇已经在改教那些孩子们用阿拉伯数字了,相信不久后这阿拉伯数字就会红遍全天下,最起码也得最先用于记帐。

几天下来才知道,除了自己做了这么多的大事所花的钱,手头还有近500多万现金赢余,就是说相当于500户家财万贯的大户人家了。这还不算那些土地、商铺、酒楼、船队,岛上的物业等固定资产投入了。

冬天到了,下雪了,这是张宇来到这个世界后所见到的第一场雪。从昨晚开始,这雪就下了一整晚,直到天亮时才停下来。

早起晨练的习惯改不了,张宇这一跑步就跑回到了龙虎山庄里去了。又和在校场里主持军训大事而且也同样早起的余苞练了一套拳后,二妹还没起床,在丫头冬玫的侍候下,张宇‘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洗刷去了。

见二少爷这么一大早过来,细心的冬玫也是赶紧去叫醒小姐去了。就在张宇准备吃早餐时,翠怡过来了,满脸开心。

“二哥,早!”

“翠,早!没睡懒觉?”

“你这么一大早过来,还让我睡得着吗?”

“外面下大雪了,昨晚这雪就没停过,路上的雪都有十几公分厚了。翠,早餐后哥带你去赏雪好不?”

“好啊,你这么忙,都很久没陪过我了。”

早餐后,一架马车出了龙虎山庄,慢慢朝月亮村驶去,车外是一片银装素裹,车内是春意正浓。随行的秋菊、冬玫也只好坐到了马车的前蓬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