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秋种完后,来不及去亲自指导练兵(余苞和高昂负责),方扑和张宇还是带着厚礼去荆南郡拜访了一趟蒯良。而这些厚礼除了美酒,火柴外,还有第一批出产的纸张。
蒯良,字子柔,南郡延中庐人,是蒯越之兄,其人足智多谋,历史上,兄弟二人辅助刘表,佐其成业。蒯良精通天文,极善相马。在三国演义第七回,袁术因向刘表借粮不成,派孙坚讨伐刘表,因孙坚军势不可挡,刘表慌忙请蒯良商议,蒯良说:“深沟高垒,以避其锋,不需借助袁绍,自己解救也可以。”蔡瑁不听蒯良之策便大败。刘表派吕公迎战,吕公听从蒯良计谋,用兵设伏射杀孙坚,从而解除刘表的危机。后来孙策以黄祖换取孙坚尸首,两家各罢兵,再休侵犯。蒯良又劝刘表砍其使,乘胜下江东,然而刘表不纳其言,坐失良机。
能阵杀“小霸王”孙坚,可见这位蒯良是何等的善于战谋了。要是论真英雄,张宇反而最佩服这文武全才类型的周瑜、蒯氏兄弟。然而那刘表进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空有如此良才而白白浪费了大好机会,要不然,自孙坚死后,凭孙策这位莽夫,纵有公谨鼎力相助也成不得那东吴霸业。想当年,江东士族就根本不服孙策,王朗也在会稽不服管理,刘表当时真要下江东,只怕那历史上就没这东吴一说了。
在洞庭春酒楼查看了一番,住在了自家所开的福来客栈里,第二天下午,兄弟俩才过郡守府递上拜帖。正好蒯大人也在,为了表示对兄弟俩的尊敬,蒯大人亲自迎出了府门。
张宇一看,好一位蒯良,生得是玉树临风,貌如潘安。正当壮年(31岁)的蒯良身高1米76,长得也是一表人才,皮肤白净,不过,张宇总觉得那种白色有点病态。。
在方扑的介绍下,张宇以老百姓的跪拜礼拜见了郡守蒯良大人,蒯良也是疾步上前相扶。来到客厅落座,三人相见,谈得更欢,张宇以多了2000多年的见识,在一些事情上更是看得更深更远,有那‘入木三分’的感觉,更是让蒯良惊叹佩服不已。
为了试探张宇的治政能力,蒯良还‘在如何处理这各地豪族、地方官员养私兵自重’这一方面提起了话题。张宇也是直说了:“我认为大人可否采用‘恩威并举’的办法,先施仁政于民,等根基稳定后再重拳治理各地乱象,对那些豪族大户要进行分别对待,先拉拢一批,然后适当出重手打击一帮。这样即得了人心,又不会引起太多的乱子。
实际上,这也是张宇偷学的蒯良十几年后的一个观点。
当年,刘表主持荆州后也对蒯氏兄弟问起了这件事,当时蒯良说了:“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
这话实际上是十二年后蒯良对刘表说的,只不过是张宇提前近十几年先说了出来。
张宇的一席话让蒯良喜不自禁,在表明让方扑任其郡守主薄一职后,还极力邀请张宇做自己的郡丞。
“郡守大人,宇实在是商务繁忙,近期无法分身,还请郡守大人海涵。如今我大哥已经答应出仕,其才识、胆略无不胜过我许多,有大哥为郡守大人谋划足矣。”张宇当然要推脱了,他还有很多事未去做,也没时间。要把自己困在了这荆南郡,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也好,等你啥时有空了,随时欢迎你来就职。只是这平时你倒要经常过来看望你大哥,也顺便让我多点机会向你讨教。再有,今年11月本郡举孝廉时,就干脆把这2个名额全部给你们兄弟俩算了,先给你们拿个功名,到时再从政为官就会方便很多。”
“谢大人厚爱!”兄弟俩心里高兴,齐齐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