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新发明(1 / 2)

汉末窃国商 未知 1149 字 2022-04-14

也许是古人太喜欢喝酒了,这‘洞庭春酒’不到半个月就已经红遍了江南各地。各地商行里都有远方的客商前来采购,而且这价位也是在攀升,商行里,各地商人前来求货的越来越多,后来,二愣子虽然又放开了200多坛的销售量,但还是供不应求。一坛10斤装的酒,批发价就卖到了12000----15000铢。

尤其是在张宇采用了密封木桶装酒后,更方面远程运输了。

由于东汉时代发酵技术不成熟,也没有‘蒸馏’这一道环节,一般的酒也就10度不到,能超过20度的就算是好酒了。而‘洞庭春’虽然有42度左右,然而产出后再一进行勾兑,平均度数也就33度左右。就这33度的酒,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度数了,其香气、甘烈,深得众人首肯。

各地的官人、地方豪族、富绅都以能喝上‘洞庭春酒’为荣。更有那‘五香鱼丸、清蒸湖鳖、洞庭鱼羮、清蒸武昌鱼’等,也成了一道道­精­美的招牌菜。

好多小县城里的大户、豪强们很是郁闷,为啥这么好的酒咋就那么难买呢,咱没钱吗?可不管他们如何发牢­骚­,买不到就是买不到,谁叫你住乡下呢。

喝不到、买不到洞庭春酒,那是很丢面子的事。

也有人把这个情况传回来给二当家了,毕竟,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个很大的市场,张二愣子听了后只想笑,这想不赚钱都难啊。

就那市面上的豆腐,也被张宇心思一动,作出了豆腐花、臭豆腐和水豆腐,这种小吃就最合适于那些流动摊贩了,也算是虎头寨在各地的眼线一种很好的掩护身份。

回到龙虎山庄,张宇一头钻进了月亮村后面的作坊里。

现在的月亮村被中间那道围墙隔成了2大部分,前面的一半是宅基地和村庄,另一半是晒场、军营、食堂、学堂及村公所;而这后面就成了作坊区。

目前,木作坊、铁匠铺、酒厂及仓库都在这里了,由于一开始时二愣子的坚持,月亮村选址时足有近2平方公里大小,要是按城市来算,这也算得上比某些县城都要大了,完全有地方能容下这些东西。

就在这作坊区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很私密的泥砖围墙所包围的房屋,这就是张宇的小作坊了,作坊占地近300平方米,有仓库、车间及休息间等。

白磷在这个时代已经能用于战争了,所以,张宇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搞回来了不少。

以他的化学知识,想做成火柴还是很容易的,关键是磷的燃点控制而已。

一个人在‘作坊’里只忙碌了2天,张二愣子就宣告大功告成:火柴问世了。

接下来,张宇又再次作了不少改进,并手把手的教会了村里的人,除了调配红磷那一道工序暂时还保密外。

村里就又多了一份产业,村民们有空时多数都在作火柴棍子。有木作坊帮手,这生产规模一下就达到了日产近1000小盒的规模。

为了满足这日渐扩大的市场需要,酒坊里也增加了好几套蒸煮设备,加上工人的熟练程度提高,‘洞庭春酒’的产量也是翻了好几番,现在日产酒量已经达到了30大缸,相当于1000多坛(10斤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