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这秦颉应该算是一员武将。这不是为了保护武陵郡的安全吗,早2年,王睿只好把他给调到武陵郡来了。
“下官拜见刺史大人。”
“初起请坐,别客气,就我俩,私人场所就别太拘礼了。”王睿对下属向来很随和:“初起,这襄阳新城的建设进展如何了?”
“下官正要汇报此事,且听我细细说来。”秦大人很小心,还是不敢太随便:“按大人要求,这新城南北长4000步(约4600米),东西宽3500步(4050米左右),自去年底动工后,这护城河已经基本挖好,宽16丈、深3丈,城墙底宽5丈(约13米多),现在也建到差不多有2丈高了,按工程进度,应该在今年12月就能建到5丈高。城里的府衙、军营、官员府邸、作坊、商铺及民居也都在同步施工,而且好多大户、豪族也在城里各处买了不少地在建房,要是不出意外,明年年底把州牧府搬到襄阳城里去应该问题不大。”
要建一座雄伟的新城,没个三几年时间那是肯定不行的。
“那好,越快越好,这武陵郡郡城离这蛮民太近,太不安全了。那资金上可还充足?”
“回大人,那曹郡丞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城里的地分成若干小块出卖给那些有钱的商家大户,倒也小赚了不少,加上各地郡县往年库存及今年的上缴,建城的资金问题现在倒不大,只是到了今冬的年关时可能会有点紧张。”
“先把城墙建起来再说了,今年要不行就再多加一成‘城税’,怎么样也要挨过这一关。只不过是希望今年不要再有啥灾害了。”
“大人福气充足,老天会风调雨顺的。”秦大人马屁拍得震天响。
为此,有点私心的王睿就计划把这襄阳城当作今后的州牧府所在地了。也许是被惊骇多了,这新城的建设规模及防卫等级,他是把这些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来了。
而且,这州牧府所在地,武陵郡太小了,只有5万多人口,这襄阳城吧,以后少说也得能住个10万人才行。
襄阳城,应该是汉末所新建的最大的最后的一座坚城了,也是在东汉末年号称‘全国第三大城’的一座坚城。甚至于在后来的南宋时代,也因为蒙古大军久攻这襄阳城(唐朝时在汉江西岸后来还建了一座樊城,始称襄樊)不下,而让那南宋小王朝多苟延残喘了好几年时间。
只不过是王睿为了建这襄阳城,肆意增加赋税,各地大户又趁机盘剥,又把这本来就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荆州老百姓更加推到了水火深处。
反而对于章陵郡的新郡城,这王睿刺史反而没那么上心,先把襄阳城建好再说,章陵郡就迟几年再说吧。反正朝廷拨下来的建城资金就那么300万金,连襄阳城都建不了三成,大部分的资金缺口还得荆州自己解决,慢慢来吧。
再说,这章陵郡郡城也不用建这么大,要不了几个钱的。
要不是荆州各地本还富足,各地官府还有点库存,只怕这‘黄巾之乱’的民乱最先就在这荆州之地闹开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