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打败了金军的进攻,黄安卓在汝州城里张灯结彩,趁着过年的时节热热闹闹地扫扫金军带来的晦气。年三十一大早,陈源和伯拱就嚷着让赵子峒带他们逛街,好不容易把他们打发走,童杏儿又过来问,赵子峒一起回绝了。如今他也是官面上的人,到了过年的时候各种官方仪式把他的头都搞得晕了,还好有黄安卓布置,他只要行礼如仪就好了。就是这样,也直闹到天黑,赵子峒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内衙,都说当官好,这劳心劳力地也不轻松啊。
陈源和伯拱早眼巴巴地在家里等着,一见赵子峒进门,便拖着他去放鞭炮,一直折腾到半夜,直到陈源被阿云叫回家去守夜才算完。
赵子峒坐在椅子上,看着锦萍和杨平的妻子忙里忙外,只觉得身体又酸又麻,这过年太折腾人了,还是前世好,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等着好酒好菜上来,那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看看到了子时,锦萍从里屋里拿出一套崭新的水晶酒具,连同一壶好酒和几个精美的热菜在赵子峒面前装到盒里。
那套水晶酒具极是精美,赵子峒奇怪地问道:“你什么时候买得这些水晶杯?我从来都没见过。”
锦萍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是今天嫂子送过来,二哥现在与以前的身份不同了,若是有客人来没有像样的摆设倒让人看低了。”
童杏儿想的真是细腻,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确实是管家的一把好手,想起她赵子峒心里就觉得烦恼。
锦萍把东西收拾完,去外面把伯拱抓了回来,对赵子峒说:“马上到子时了,二哥快带伯拱出去迎祖宗回来过年,过了子时就迎不回来了。”
赵子峒怔了一下,这些习俗他小时候还有,自己每年除夕夜也是被父亲带着去路口迎祖先回家,但到了大了就再也没做过了,现在到了宋朝,确是再次见到了这传承数千年的传统。赵子峒应了一声,提起食盒,拉了伯拱的手向门外走去nAd1(这些仪式是不能由女人做的,祖先的香火必须由男人继承,赵子峒突然有点明白童员外为什么对男丁那么执着,家里没个男的,自己去了之后想回来看看都找不到回家的路,哪怕继承个男丁,好歹能给自己指指家门。
赵子峒和伯拱出了门,锦萍在后面追上来说:“二哥走远一些,我们刚刚搬了家,不要让老人走岔了路。”
赵子峒满口应着,带着一张小小的香案出了府衙的大门。虽然心里知道这只是一个仪式而已,并不能真地让逝去的祖先享受到人间的香火,可在这寒冷刺骨的除夕夜,家家都是欢声笑语,处处酒肉飘香,热闹的鞭炮声响彻全城,只是平时人来人往的街道此时却冷冷清清,人走在这里,莫名就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如果那些逝去的灵魂在这一夜真的能回家,他们漂荡在这冷冷清清的街道上,眼巴巴地等着子孙的香火把他们领入家门,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凄凉。
刺骨的寒风仿佛带着冰碴,扑在脸上像是要把脸皮揭下来,伯拱缩着脖子,跟在赵子峒的身后一直来到汝州城里最大的十字路口。赵子峒摆下香案,取出香炉,把香点燃Сhā上,取出酒菜摆好,恭恭敬敬地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心中默念:“我也不道知算不算你们的子孙,可我自问,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对家里也没有夸欠,老的已经去了,我必敬之以礼,家里留下的孩子,我必让他们幸福美满。若是列祖列宗真地在天有灵,那就保佑我重振祖上荣光。”
赵子峒起身,让伯拱也来磕过了头,把酒在地上洒了,便收拾香案回去。伯拱在路后面缩着脖子跟着,走了一会又到一个路口,伯拱突然问:“二叔,你说我们刚才拜的地方对不对?”
赵子峒一愣,自己又不是神仙,哪里知道那些游魂在哪里呆着,更何况自己也不相信鬼魂的存在,见伯拱问的认真,只好说道:“这是汝州城里最大的路口,应该不会差了。”
伯拱道:“我们这一年也不知搬了多少次家,爹娘和爷爷奶奶都是今年新去的,我怕他们找不到门。”
赵子峒无耐,只好在回府衙的路上每个路口都祭拜一番,自己这一番诚意,希望真有鬼魂能领受吧nAd2(想起前世小时候,最开始过年家家都到大路口领祖先回家过年,有的祖坟远的还要到村外去,慢慢长大,许多家祭拜的地方离家越来越近,有人问起,便道:“家在这里这么多年了,年年都领,老人早就认路了,没必要跑那么远。”再大一点,许多人家都不领了,想想他们的意思怕是老人已经会自己认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