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四朵玫瑰——走过苦难,荣的婚姻让人羡慕又欣喜。荣是黄玫瑰,是强焊的,也是幸福的,也是我的老乡里头最幽默、最具文学潜力的一个,文采飞扬的荣,是生存能力最强的一个女人。她在我的生命中和媛一般重要。
这是我们这些写诗的姐妹当中唯一一对幸福的文*姻。荣是我的邻县老乡,莲花县高州乡人,生长在赣中南的一个穷山村。穷山瘦水没什么出路,全靠她父母田里地里操持着这个家,荣从小就品尝了生活的艰辛和苦涩,十二岁就学会了刷墙,做一些男人才会的简易的木工活,还能用几块木板做成像样的家具,荣是自己挣钱读完初中的,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荣除了上学,还要操持家务活,尽管荣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但为了弟妹和这个家,懂事的荣初中毕业证一到手就告别了校园,毅然踏上了南下的列车,闯东莞来了。
荣身材瘦小,但吃苦耐劳,尽拣最苦最难做的工序做,是全车间最能干的一个女孩,也是上进心最强的一个。荣的生存能力是我们当中最强的,荣一直坚持学习,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了电脑操作,自学中文课程,每天坚持练笔写日记、写作。
我们厂有几千员工,一块黑板报,是为员工的精神生活加油的,作者却只有十来个,我和荣的发稿量最多,也最受读者们欢迎。荣写出来的随笔风趣幽默,妙趣横生,荣写散文,不像我那种飘缈的美丽文字的优美散文,荣的散文风趣幽默、有血有肉有故事,很受杂志社编辑的青睐。荣是跟着我和满媛、艳玲几个一起学着写诗的,她学得很快,进步更快。
两年后,荣从生产流水线上脱颖而出,调出来升职为宿舍管理员,算白领层了,工作较轻闲,业余时间也充裕,荣利用宿舍区的两块黑板,在花园宿舍区也编写黑板墙报,也成了业余的厂报编辑,还学会了摄影、画Сhā图,还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粉笔字。而我那时的我是包装部五车间组长,繁杂的工作中,因了荣对编黑板报的执着,也因了我自己和顽强,再苦再累,我也得坚持,赶鸭子上架,荣要跟我较劲,媛也要跟我较劲,荣写厂区晨曦的希望,我就写厂区傍晚的晚霞的灿烂辉煌来引喻着延伸的希望,及厂里的欣欣向荣的场面,她写上班时的繁忙场景,我就写下班后的闲情逸致,两个人专门对着干。迷了读者也迷了自己,我们互相激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后来,觉得还不过隐,荣和我又一起试着向省地级杂志报刊投稿,居然都发表了,我们很开心,用稿酬去买书买杂志看。后来,我和荣的散文随笔也随之挤进了大江南北更多的报刊杂志,收获颇丰。荣,媛,我三人每周都要去一次桥梓的吟香诗社,会一会妮子和其他厂的相识与不相识的文友。增长一些见闻,认识一些有共通语言的文友,希望对自己有所促进,也有一个写作的氛围。
两年后,我跳进了另一家玩具厂做人事,她们依然在原来的厂上班,跟荣和媛依然保持很好的联系,我和荣有个不约之约,只要在哪本杂志上看到对方的文章,非得把它买回家欣赏,很开心很快乐。
作者题外话:继续看第二部〈〈漂在东莞2:水样年华〉〉,公共章节每天更新中……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