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使不得的?”戴若秋漫不经心地看了二姨太太一眼。
“按这里的风俗,新娘的盖头只有新郎才能揭,而且要在洞房里,这中途要是揭下来,会不吉利的,幸许会带来灾难也是说不定的。”
“本宫是北方人,不熟悉南方的风俗,但是我到季城也十多年了,今天第一次听二姨太太说起这样的风俗,本宫真是孤陋寡闻呀!”
“公主,这确是这里的风俗,只是没有人向公主提起过罢了。”二姨太太一边说话,眼睛止不住向四周打量,她在寻找三姨太太,希望能得到苗涵的帮衬。
只是,这时的三姨太太苗涵已经躲到戴若秋的身后,她一心想看隔岸观火,心里只是嗤笑着二姨太太。
那天,苗涵悄悄嘱咐好贴身的丫环银平后,就在岚竹院里等绿铃过来喝茶。
那绿铃虽是个丫环的身份,可她是戴若秋从宫中带过来的人,是戴若秋的亲信,在府里也是有一定的权势,三姨太太平日里没少巴结她,经常请她喝茶,送些稀罕的物件给她。
这不,苗涵从怀里取出一枚五彩刻丝红花发钿,细细把玩着,那是她让银平到集市淘来的,虽说是集市品却也是很入眼,做工精致、造型独到,不得不说是件上好的佳品。
“三姨太太,承蒙您还时时记得奴婢。”绿铃似一阵风,迈着轻盈的步子进了岚竹院。
“别说这么客气,我们不是好姐妹么。”三姨太太抬起瘦削的脸、眯眼、微笑地看着进院来的绿铃,心里说,一处好事等着你呢。
绿铃在青瓷圆凳上坐下,苗涵精心摆弄着紫砂茶具,沏一壶上好的普洱茶分沏在小茶盅里nAd3(
“三姨太太茶艺真是认人长见识。”
“哪里,自从向清元庵的念慈师太请教之后,到是越来越喜欢茶道了。”
三姨太太把小茶盅递给绿铃,两人各品一口香茗之后,又把那枚发钿递与她。
“这枚发钿不知入得了妹妹的法眼。”
“这怎么好意思,老是得姨太太的好处。”
两人正在推让之间,小丫环银平进来了,她稍稍低头要跟三姨太太耳语什么。
“这丫头,真是太没规矩了,绿铃是外人么?有话快说。”三姨太太轻轻斥喝着。
“这……”银平吞吞吐吐地,犹豫着道:“奴婢刚才跟二姨太太房里的小粟玩来着,她一直向我打听化尸井的事,奴婢也是好奇,就问她为什么对这事有兴趣?她说她过几天要去一趟。这么一说,小的更加好奇了,那地方毛骨悚然的谁敢去呀!后然,更加详细地打听,她说……”
三姨太太听了银平说的话,脸气得煞白,抬手就打了银平一个耳刮子,“这话也是做奴婢的能讲的?今儿个没有外人,要是说出去,仔细你的皮。”
银平眼里噙上了泪,委曲地退了出去。
喝了一会茶后,绿铃怀里揣上发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题外话------
好安静!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