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冬至回乡(上)(1 / 2)

一直到近午,北捷才跟在带路的奥迪后面,驶进离博盒约400公里的一个偏远村落

郭红莲父亲的堂兄弟,母亲的姊妹及一大群堂兄弟表姐妹同宗远亲等像迎接高官似的夹道欢迎这位早已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贵戚

看着人头攒动的亲友和乡亲们,及他们眼中艳羡的小星星,郭红莲甚是感慨:二十年前,父亲下葬时是何等冷清啊就他们孤儿寡母四人抱着父亲的骨灰盒,两个堂叔伯帮着撒纸钱,偶尔“噼里啪啦”放一挂剪成小串的鞭炮大舅舅和姨娘则默然地跟在后面……

郭红莲的父亲是独子,早年因父母在镇上做点小生意,文化大革命时被定为“投机倒把分子”而遭批判所以连累他到三十几岁文革末期,才娶了个拖个女娃的老婆

因为没有生活在一起,来往也很少,所以什么堂兄表妹的,郭红莲基本上不认识郭红莲只对父亲的堂兄弟客气了几句——毕竟人家当时接受了父亲的遗骨回乡,并找了坟地帮着安葬;之后又一道接受了母亲的遗骸

对母亲的姊妹,郭红莲只是勉强叫了声“舅舅”“姨娘”——他们在自己父亲死后,母亲一个人拖着三个未成年子女时,可是能躲就躲,没一个伸手帮一把这会见她发达了都屁颠屁颠的跑上七八里或十几里赶来了

郭红莲最见不得的就是这种人亲情在他们心中还有位置吗?这次赶来也指不定想从她这儿捞点什么好处呢!不过姐姐郭秋莲似乎和他们熟络些——也难怪,她小时候在外婆家带了几年

在堂叔新盖的三层小楼及后面旧屋中,如过年般摆了好几桌堂叔伯热情地让他们三姊妹进屋吃了中饭再去坟山上郭红莲也知道无法推辞,就随堂叔伯来到主席上,勉强吃了几口酒菜,并举杯感谢叔伯的热情帮助

保姆抱着嫣然跟在郭红莲身边,蓝飞扬和张勇被安排在和郭红莲的舅舅姨娘一桌

郭红莲那个姨娘很健谈,一直说:“我从小就知道红莲命好因为‘女人难逢半夜子’,红莲就是半夜子时生的!”说着又让蓝飞扬和张勇吃菜

“还别不相信我妹妹她嫁过去没婆母,生红莲时我正赶去侍候我记得红莲刚落地,铁路上就开过半夜十二点一刻的那班火车我记得真真的,红莲就是半夜子时中,­阴­气最盛的时候生的我当时就说这丫头以后命好看看,这不就应验了?”

蓝飞扬举手躲着四处飞­射­的唾沫星子姨娘一见歉意的笑了笑,之后又满眼小星星的继续说:“你们看她现在管着几家公司,保姆司机壁,前呼后拥,连我这做姨娘的看着也长脸啊”

也许由于菜不合胃口,也许真的时间急迫,主席上的郭氏三姊妹起身离开饭桌因为要陪着一起上坟山,所以中饭很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