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谨文亲见谨武凶
第二十一章 谨文亲见谨武凶
次日,苏容以感染风寒为由,没有去上早朝。通一时间,东远侯赵东来亲自到苏容的侍郎府送药的事也一瞬间传遍的北都城的官员耳朵。
一向中立的东远侯亲近一个小小的侍郎,苏容继第一个文武状元,一身医术救治了御医都束手无策的皇帝之后,再一次登上了大家关注的首位。
久在官场的人都不会简单的认为这只是一个朋友之间的问候,在他们眼中已经把听到的一切和他们的想象联系在一起了,甚至隐约把这一切当做了东远侯开始参与皇子竞争的前兆。
所以当三皇子在得知苏容生病没有来早朝之后,马上赶到苏容的侍郎府,并且一直到下午才回来回宫的消息再一次传出的时候,大家也就都理所当然的以为苏容是三皇子阵营的。
一时间,有些摇摆不定的朝臣开始注意到这个被他们放弃了一次的三皇子了。才发现,比起另外两位皇子来说,这位三皇子其实要好很多。也比他们更适合那个位置。
当然,对于这一切,处于风暴中心的三皇子并不知道。
只是这位皇子出生不是没有另外两位皇子好。至于还没有成年的五皇子,就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虽然五皇子是皇帝继位之后唯一的一个孩子。但是五皇子的生母只是一个宫女,这一点就已经没有希望了。
二皇子赵谨武乃当今皇后所生,自小受尽荣宠,锦衣玉食,享用不尽。他的母亲是正宫皇后,他的舅舅也是和先皇一起打江山的人物。掌管着北辰国的财政大权。
因为功劳卓著,被先皇封为禄王,与亲王同等。母亲和舅舅两人,为他营造了一个绝对王者的成长环境,自小宠溺万分,只要他高兴,做什么都可以。
或许是天性如此,或许是环境促之,二皇子赵谨武是这座皇宫中让人闻之色变的名字。只要二皇子不高兴,招惹到他的侍从宫女,他一掌伸出去,就能劈开对方的头骨,若换作是朝中臣子,他或许还会仁慈一下,只捏断对方的手掌,或切掉他的耳朵。
皇后不闻不问,甚至以此为荣,认为是自己的儿子有王者之风,日后定可傲视天下,只有皇上三番五次严厉管教,有时甚至把他关起来思过,结果却让人皱眉,这二皇子不但没有长进,反而凶暴之气越演越烈。皇上生性温文尔雅,不喜杀戮,这样的二皇子让他寒心,但是介于二皇子母后家族的势力,皇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后娘家势力不容小觑,加上那掌管着财政大权的禄王撑腰,在皇上病倒,三皇子和二皇子虽然名义上同时被软禁后,但是二皇子却只是在自己的寝宫内,并没有受到大多的影响。
太后和皇后一个在明一个在暗都纷纷开始动作起来,只是太后表现的太过于张扬,才使得大家都忽视了皇后其实也是一个能人,再加上她的兄长禄王的协助,朝中大臣转向支持二皇子的不在少数。
在加上二皇子名义上皇帝的嫡长子,支持嫡长子继位的人也不在少数。
对于二皇子赵谨武,朝中大臣都清楚得很,以二皇子的秉性,如果二皇子真的继位,那么今日没有顺从于他的朝臣,必定都是死无全尸的下场。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慕容家的邀请,除了 几个元老级的老臣和不怕二皇子报复的大臣之外,几乎没有人不答应了。当然,以东远侯为首的军方势力除外。
早春的雪很快就化了,但是天气却还是一样的寒冷。下午,考虑了很久之后,三皇子赵谨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换下早朝时的正装之后,三皇子赵谨文小心的将一件黄绸包裹的物件放入袖中,没有带宫女太监和侍卫,一个人披上狐裘披风,踩着细雪,穿过重重庭廊,去往二皇子的元东宫。
几日前,与苏容坦陈之后,两人开始秘密筹划,按着计划,他跟着苏容来到慈禧宫,装作已经身重剧毒,被迫听话,对一脸精光的太后表示听命服从。
太后很满意,先是明明暗暗摆出他母妃的安危以及他的解药作为筹码,而后,交给他的任务与之前猜测的一般无二,太后真的想借三皇子的手除去二皇子赵谨武。
他没有其他路可以走,垂首应诺。没关系,为了大局,这点委屈不算什么的。更何况……
他赵谨文,不再是深宫之中孤军奋战,他不再是一个人。为了忠心耿耿的苏丞相,为了那一众站在他这边的朝臣,为了身边的苏容。他都必须抓住所有的机会,冲出这片黑暗。
然而他的心,还是悄悄裂开了一个柔软的缺口,既然如此,那么,就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吧!在开始行动以前,他必须要去确认一件事……
捏着袖中柔滑的绸缎中坚硬的物件,三皇子赵谨文抿了抿唇角,加快脚步,不过片刻,人已站在赵谨武的元东宫门外,奇怪的是,此时元东宫的大门半开着,门口竟连个传报的太监都没有。出什么事了吗?三皇子赵谨文在心里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