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谨文殿内诉思情(1 / 2)

第十九章谨文殿内诉思情

三皇子赵谨文在地上慢慢踱了几圈,有些激动,也有些沉重,来来回回看着苏容,觉得心潮难平,听着苏容细细碎碎说着以后的发展,那一张一合的­唇­,让他忽然之间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 看着苏容说道:

“苏容,苏丞相说,你是苏丞相家族中人,那你与苏丞相又是什么关系呢?”

“苏容是苏丞相本家的子弟,按辈分来说,应该算是苏丞相的内侄吧!”苏容看着三皇子,从容的说道。

三皇子赵谨文慢慢的走过来,停在了苏容面前,棱角分明的俊美面容上是一种说不出的紧张和认真,看得苏容有些意外,而接下来三皇子赵谨文说出来的话,更让苏容瞬时瞪大眼睛。

“既是亲戚,你可知他的女儿——”三皇子赵谨文的双­唇­有轻微的颤抖,很小心珍视地慢慢说出三个字来,“苏云清?”

苏容微张着嘴,怔怔望着一脸郑重的三殿下,脑中有瞬间的空白。殿下说什么?苏云清,丞相女儿苏云清——

莫非,殿下并没有忘记童年时的那段岁月,殿下,还记得那时候的她?!

震惊之下,苏容喃喃重复这个无比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名字,那就是他自己没错,可是现在,他却又不是她,“苏……云……清?”

三皇子赵谨文连忙点头,迫切地问:“她这些年可还好?”

苏容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的沉默不语,被三皇子赵谨文顺理成章的当作默认,刚刚沉淀下去的黑眸霎时热烈起来,他一把抓住苏容的手臂,“她这些年过的不好对吗?苏容,你告诉我,这些年她都是怎么过来的,太后……!”

“殿下,慎言!”就在三皇子赵谨文想说太后有没有对苏云清怎么样的时候,苏容打断了他的话。

在他激烈的询问里,苏容的喉咙­干­涩起来,迟疑地看了三皇子赵谨文一眼,心中说不出的情绪一拥而上。三殿下,没有忘记她,真的没有忘记她……双眼剧烈地酸胀起来,苏容紧抿住­唇­,还有些茫然,轻声道:“她过的很好,劳殿下挂心了……”

三皇子赵谨文手上的力道一松,放开他的手臂,声音顿时黯淡下来,“她真的过得很好吗 ?”

见三皇子赵谨文一瞬间黯然的样子,苏容匆忙垂下眼眸,屏息顿了顿,禁不住问道:“殿下,为何此刻问及她呢?”

三皇子赵谨文沉默起来,整个人不知是陷在了怎样的回忆里,竟让他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下来,在这样的安静里,苏容藏在宽大袍袖之中的手指慢慢地收紧,不知道自己这样发问,究竟想要得到什么回答。

十年前,她还是孩童,在这深宫之中与三殿下相识,曾有过那么一段日日相伴玩耍的岁月;八年前,她与三殿下在一起,欢乐无忧;八年前,某天晌午,她被太后带到­阴­暗潮湿的房间里,被针尖刺得满身是伤;八年前,她因为亲近三殿下,好多次被太后暗中严惩;八年前,她被太后警告,永远不得入宫;八年前,夜幕之下,她站在宫门外,看着三殿下哀伤不舍的眼睛,攥紧他塞来的玉佩……

然后,按照太后旨意,她被父亲送离京城。

如果没有十二岁时发生的那件事,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那段记忆,像一个黑暗的牢笼,把她牢牢困在其中,她几乎走向绝路,幸亏遇到了师傅鬼谷子,十二岁后,她随师傅进入鬼谷,跟着师傅观天象,习武艺、勤医术。跟着师傅走遍名山大川,开阔眼界,跟着师傅,行走江湖,悬壶济世。

江湖岁月,山川踏遍,那些屈辱,那些恨意,那些挤压在心头的委屈终于消散,她终于可以忘记此事。

那时起便暗暗发誓,再也不会踏入宫门一步。那些朝廷内外,宫廷琐事,就让它烟消云散,从此不再过问,父亲还有哥哥,一切都会过去的, 即使…再也见不到三殿下, 只要他过的好就可以了——

师傅知她心中有恨,一直引导她保持内心平静,悉心教导她各种本事,没有因为她是女儿身而薄待,反而悉心传授毕生所学于他。凡她感兴趣的,也没有不全力给予的。

现在三殿下会问起她,也许不过就是因为曾经旧识,略作关心而已。如此,她何必要多此一问,太过挂怀?

然而想要收回,已经来不及了。

三皇子赵谨文却回答道:“我要让她回来。”

回来?苏容不禁抬起头茫然地看着他,三皇子赵谨文继续道:“等到我们成功之日,等到这皇宫之中彻底­干­净的时候,我要接她回来,让她光明正大的站在我身边!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再也不会,隔着一道宫门,眼睁睁看着她离开!”三皇子赵谨文看这儿苏容一字一句认真的说道。

巨大震惊之下,苏容完全忘记言语,只是呆呆望着三皇子赵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