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如累卵不自知
周一的早晨,大家又习惯性地赖床,谁都不肯起床去吃早餐。因为有第一节课,不吃早餐似乎不行,于是郝静提议大家划拳算了,输了的那个人就去替所有人买饭。大家对此已经是熟门熟路了,郝静一声令下,从六张床上伸出六只手,手背朝上的只有朱莎一人,她只好嘟嘟囔囔地起了床,穿了衣服去买饭。
张蕊躺在被窝里嗤笑:“莎翁,出手心还是出手背,这是一个问题。”朱莎正蓬头垢面地在拿饭盆,听了张蕊这话没好气地说:“狗屁问题!不管我出什么都是输。”
石金雅躺在床上懒洋洋地说:“莎翁,这你就需要好好跟大家加强沟通了。饿死事小,沟通不畅事大。”
朱莎磨着牙说:“好!好!现在就过嘴瘾吧!待会我买几个大馒头回来,好好让你们嚼一嚼!”说完,拿起几个饭盆就走。
大家在她身后追着喊:“我要炸糕!”“我不要豆浆!”“我要两个鸡蛋!”喊声此起彼伏,朱莎听得好笑,这个时间了还挑剔,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吃的?只能是食堂剩下什么就是什么了。
到了食堂,果然只剩下馒头咸菜和一点冰凉的稀粥,鸡蛋不见踪影,包子炸糕更是一开始就没见过。朱莎只好把剩下的东西各买了一点,端着回了宿舍。
回到宿舍,大家已经起床梳洗,石金雅又霸占了大半个桌子在化妆。吃完早饭,大家准备去上课,唐宁躺在床上不起来。大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纷纷视而不见,各自走人。
到了教室,朱莎刚找了位子坐下,宣委拿了一大摞信走过来,递给朱莎一封。信照旧是朱虎写的,报告父子俩的近况。前面介绍了些自己的现状和学习情况什么的,总之让朱莎放心,他没有虚度时光。同时他也对朱莎寄回这么多钱感到很惊奇和担忧,因为他觉得朱莎肯定是在节衣缩食的同时拼了命在打工,他让朱莎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这么拼命。
朱莎感到很欣慰,觉得弟弟真是长大了,懂得心疼人了。上次老卞介绍她考完托福后不久,成绩很快就出来了,580多分,雇主痛快地就付清了尾款,也省了老卞他哥们追帐的麻烦。朱莎拿到四千块钱后马上就给家里寄了三千。剩下的一千留下来当了生活费,顺便还清了上次把所有钱寄回家后导致生活费断档而欠张蕊的两百块钱。
朱莎拿了钱松了一口气,要请老卞他们这一干负责联系疏通的人吃饭,老卞不肯,借口大家都很忙就算了。朱莎一直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觉得欠了老卞很大一个人情而又没地方报答。
朱莎原本以为老卞是因为跟她一样家境贫寒才不得不这么努力挣钱,后来才知道老卞家里是当地的望族,他母亲是还是县教育局长,他完全是挣钱有瘾,根本不是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难怪朱莎的这点鸡毛蒜皮的感谢酬金他不放在眼里。有次闲谈老卞告诉她,他高考前三天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了,他妈妈托关系给他找了个委培的名额让他不用考试直接去上一所普通大学。结果他硬是不同意,就要参加高考,而且高考的时候还超水平发挥,竟然没用他母亲帮忙,自己考上了F大,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大概是老卞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提起来都有点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兵不血刃地涮了他们那个“傻Ъ”老师一把。
上完课出了教室,朱莎好像看见一帮人又进辅导员办公室去了。她有点奇怪问张蕊:“老大,你说301宿舍的那帮人为什么总是往办公室跑?有那么多事要找老师吗?我怎么没有事?”
她这一言既出登时提醒了张蕊,张蕊有点紧张起来,带着朱莎偷偷溜到办公室的门口去看,果然看见几个女生围着辅导员在说笑,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张蕊看得脸色很不好,朱莎偷偷地问:“怎么了?老大?有什么不对吗?”
张蕊也不说话,拉着朱莎下了楼走到僻静处才说:“这事要糟。看样子潘颖和谷琳这两个小丫头有企图。有风声说她俩瞄准咱们俩的位子在活动。前些日子咱们都得了系里和院里的奖学金,她们醒过闷儿来了,在拍辅导员的马屁,想把自己活动上系学生会去。”
朱莎担忧地问:“她们光靠拍马屁就能上吗?”
张蕊说:“当然不是光靠那些,你以为大学就是一方净土啊?辅导员也势利着呢!看谁对他最有利他就向着谁,将来保研和推荐工作他都有说话权。潘颖和谷琳家里都是北京的,她们的老爸一个是大老板,一个三甲医院的外科主任,家庭条件都不错,她们成绩也都还可以,又一直在拍辅导员,估计这次改选咱们俩就危险了。”
朱莎心急如焚又不好说,张蕊自己琢磨了一阵又说:“莎翁,上学期有个事我没告诉你。上次咱们民主评议,互评的时候,你给每个人都打了高分,别人可都不领你这情,在几个系干部里,你的分是最低的,301宿舍全体给你打了最低分,咱们宿舍那几个傻了吧唧的家伙也没都给你打高分,是谁我就不说了,免得影响团结。总之,综合统计下来,你的互评分数没上去,后来我在单独给辅导员送统计结果的时候,偷偷给你加了一点。”
朱莎顿时变了脸色,难怪自己成绩排名前三,到头来却只得了个二等奖。自己当时还猜了好一阵子原因,原来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要是没有张蕊,恐怕连末等奖都得不到。现在看来,潘、谷二人瞄准的其实是自己团支书这个位子,张蕊的位子她们一时半会儿还动摇不了,现在自己真正是岌岌可危了。
张蕊看她脸色不好,自己又检讨说:“也怪我,上学期光顾着去纠缠小白了,发生了这么多事到现在才觉察出来。”
朱莎喃喃地说:“这哪能怪你啊?”说了这一句却又没有下句,蹲在花坛沿上傻傻地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