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挣够了回家的路费
第二天早上,朱莎和19个女孩一起在学校东门边见了面,老卞简单说了下要求,告诉她们促销的产品是一个新出的洗发水牌子,待会厂家公关部的人会把她们分到北京的各个大商场里,两人一组,大家就在大商场里向顾客推销这个牌子的洗发水,底薪是40元一天,提成是10%。
这个待遇算是很优厚的了,女孩们叽叽喳喳地上了开往公司的车。老卞把她们送到了复兴路上的一栋写字楼里,跟厂家办了交接然后拿了中介费就走了。
朱莎她们就在原地等分配。一个女孩看着老卞拿了一个信封匆匆离开的背影说:“老卞真够黑的,拿了厂家的中介费还要拿我们的!两头得钱两头落好!”
朱莎这才知道老卞介绍工作也是要收中介费的。她连忙问那个女孩:“老卞收了你多少钱?”
那个女孩不满地说:“10块。也就比勤工部的便宜5块。你呢?”
朱莎不敢说老卞没收她的钱,连忙随便说了句“我也是”就住了口。
旁边的另一个高个子女孩看她们聊天也Сhā了进来:“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他没跟咱们要20 就不错了,最近XX舍的周XX他们介绍家教,收的中介费就是一次课时费的钱!累死累活干两个小时,挣的钱都是他们的。”
朱莎觉得自己真是山中方十日,世上已千年,才两个月时间,勤工部的垄断已经被打破,各种小型中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收费比勤工部还高。
朱莎说:“那你们可以不去他们介绍的地方啊?找勤工部不就行了?”
那个高个子女孩看她的眼神就像看一个土老冒,她鄙夷地说:“勤工部介绍的家教,费用低得要死,完全是压低大学生讨好家长,周XX他们介绍的家教,虽然中介费高一点,可是他们会帮你要高价,你完全不用自己去谈,这点比勤工部强了不知多少倍。”
那个抱怨了很久的矮个子女生也在旁边Сhā话说:“是呀,是呀。现在外面做家教,初中的涨到20一小时,高中的涨到30一小时了,要是高三得要35、40了,勤工部那帮傻子定的价还是初中15,高中20。你说,差价那么大,谁肯再找勤工部啊?”
朱莎想,难怪那家还要自己下学期继续去上课呢,原来外面的“黑市”价已经涨了一倍了。不过,朱莎倒也没觉得太亏,那家的阿姨对自己很好,就算钱少点她也乐意,不过,下一个家教她不会再找勤工部去要了,她打算跟别人一样,也去找找校园“黑中介”。
一晃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朱莎在商场里站得全身僵硬,两腿发直,她和西语系的李莉两人搭档,费尽口舌也没卖出去多少瓶洗发水,进商场的人看都不看她们一眼,径直走向那些大品牌的柜台,两天下来她俩总共就卖出去6瓶,算上提成,每个人恰好能多分5块钱,但公司是不包午餐的,所以这两天的午餐还得自己解决。两个女孩为了省钱原本就没打算叫盒饭,但不吃似乎体力又坚持不了一天,后来朱莎提议到地下一层的超市买包饼干充饥算了,回学校再去大吃一顿。李莉也是个省钱不要命的主儿,听了朱莎的主意哪里还会反对,早就极口说好。于是朱莎自告奋勇下楼去买饼干。
李莉站在促销台旁左看右看不见朱莎回来,正在着急呢,朱莎抱着一大堆吃的上来了。李莉看她买来那么多东西有点担忧地问:“朱朱,干嘛要买这么多?买这么多还不如吃盒饭呢?”
朱莎放下东西才说:“不要钱。别人送咱们的,快吃吧。”她把里面小包装的面包点心一一摆出来,居然还有两小杯酸奶。李莉惊喜地问:“朱朱,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不要钱的吃的?”
朱莎笑呵呵地说:“赚到了!我刚下楼,发现有咱们学校的另一拨同学在超市促销食品,她们公司卖的东西花样真多啊,她们中午饭都不用买了,直接吃她们公司试吃的那些就行,后来我就跟她们商量,把她们试吃的东西分我一点,然后我们再把咱们洗发水的试用装分她们一些,她们就答应了,然后还帮我到卖酸奶的那里要了两杯试吃的酸奶。呵呵,你看,我厉害吧?”
李莉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她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说:“朱朱,你真聪明。我怎么没想到呢?太好了!我以后就跟定你了。”
朱莎得意洋洋地拿出一堆试用装说:“那当然,我可是莎姐啊。你先吃着,我去把东西给她们送下去。”李莉头也不抬地挥手让她自己去。
朱莎把试用装送到了楼下,然后返身上楼和李莉一起吃,两人一边吃一边说笑,一点也不觉得时间难熬。
回公司以后,看看其他人也一样,有的卖出去个三五瓶的,还不够一壶醋钱,有的甚至一瓶也没卖出去。不过,厂家做促销原本就是为了打广告,没指望她们这帮半吊子真正给他们卖出去多少产品,因此也没苛责大家,两天时间一到就痛快给大家结了劳务费还每人附送一瓶洗发水。大家抱着东西喜气洋洋地坐着车就回学校了,朱莎和自己搭档的那个女孩还结成了亲密战友,两人互留了姓名和宿舍号,以后有事可以共同奋斗。
朱莎带着领到的85块钱工资和洗发水去感谢老卞,她准备把欠他的10块钱中介费还给他。找到老卞宿舍的时候,大妈说他不在,朱莎不信,一呼叫他们宿舍他果然不在,他的舍友说他出去联系业务去了。大妈唠唠叨叨地说:“这小子不务正业,整天就知道往外跑,什么都敢卖!捣腾邮票,卖盗版书、联系家教什么的,都钻在钱眼里了!”
朱莎听了直笑,她一早就知道老卞是这样的人,活动能力超强,只没想到他商业头脑也一流,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大妈看见她笑就说:“你还别不相信,我这接的电话多一半儿是找他的。他给我找了多少事儿!”朱莎没再多说,笑着和大妈告别就回了自己宿舍。
大家走了一周,宿舍里格外冷清,她吃饭、看书都没滋没味的,要不是有挣钱这个目标支撑着她,她早就坚持不住也跑回家了。正当她一个人坐在宿舍里自怨自怜的时候,宿舍的广播“啪”的一声就打开了,随即大妈的标志性声音透过广播传过来:“317!317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