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霸王之死(五)(2 / 2)

“孔明老弟,孙伯符恐怕时日无多了,此人一去,江东再也无力北伐,我们要赶紧早做图谋了。”

“唉,孙伯符少年英雄,可惜天不假年,竟然落得如此下场,真令人为之叹息。庞士元早就来到江东,孙策一死,江东为图自保,必要与我结盟,士元若在,孙刘联盟可成矣。”

“我刚才见了孙策最后一面,他也有此意。他死后,孙权为江东之主,此人不是甘居人下之辈,纵然结盟,我们也要留上一手。”

诸葛亮看了看陆羽,忍着没有做声。

次日,程普、韩当、黄盖等老臣赶到京口,孙策召集众人道:“我伤势沉重,自知不起。诸君随我父征战沙场多年,忠心耿耿,日后还望替我多多看护几个弟弟。”

三位老将痛哭不已。孙策又对孙权道:“仲谋,决机于两阵之间,与诸侯争锋于天下,卿不如我;保境安民,使我江东人尽其才,我不如卿。父兄创业艰难,汝当勉力为之,勿要堕了我孙家威名。”

孙权哭拜于地,接过了讨逆将军和会稽太守大印,也同时意味着继承了孙策的吴侯爵位。

“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公瑾。惜此二人皆不在此,使我不能当面托孤。”又唤三弟孙翊近前道:“我死之后,汝兄弟二人当孝顺母亲,季佐、早安年纪幼小,又自幼失父,我不在时,仲谋要好生教导,不要让母亲伤心。”

兄弟二人哭着答应了。孙策摆摆手,示意众人下去。又唤大乔上前:“你我夫妻一场,我实在负你良多,连孩子都不曾有。不过也好,省得你们孤儿寡母受人白眼,也免得仲谋难做。我死之后,你尽可投奔小乔。”

大乔闻言大惊,摇头道:“君若有不测,妾愿从于地下。”

“不可,我欠你的,已然太多,你若为我守节,我在地下亦不得安。我知你对陆汉魂颇有情义,看在小乔面上,他也不会负你。”

大乔早已哭成了泪人,只顾摇头。孙策叹曰:“事到如今,你还不肯跟我说实话么?小乔私奔,若没有你的首肯,她岂能离开吴郡半步?陆羽在此间多时,想必有小乔妹子书信与你,你以为能瞒得过我么?”

“可我从来不曾有负于你。”

“我知道,是我欠你的。我只是不甘心,我想证明我做的不会比他差,可惜,你们终究有缘无份。陆汉魂是光明磊落的君子,朋友妻不可戏,他还是知道的。我从来都不曾怀疑过你们,我只是不甘心啊。”

“孙郎,你好好保重,我会死心塌地跟着你的,真的。”

“不用了,来不及了。你是个好妻子,能娶到你,我已经知足了。以后,你要为你自己而活,那样我才安心。”

孙策说完,­精­疲力尽,昏迷过去。

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四月二十九日深夜,创下江东六郡大好基业的讨逆将军、吴侯、小霸王孙策因重伤久治不愈病逝于京口讨逆将军府中,时年三十岁。二弟孙权继位吴侯,主持丧事。刘备麾下别部司马领军师中郎将陆羽代表刘备前来吊唁。

五月初一,周瑜从鄱阳湖赶回,在孙策灵前哭昏于地,众人亦为之流泪。孙权言孙策临终托孤遗言,周瑜闻之,再次哭昏。后终日为孙策守灵,水米不进,形销骨立。

回到官驿的陆羽,始终在盘算一件事。自从从孙策府上回来,陆羽便花重金收买了大乔的心腹丫鬟,毕竟只是探听一些内幕消息,也没有表露身份。丫鬟还当他是大乔的远房堂兄,推辞一番也就答应了。

所以孙策临终前对大乔的那番肺腑之言,陆羽知道的一清二楚。说实话,陆羽很佩服孙策,毕竟是英雄人物,临死前看得很开,俯仰之间无愧天地。可对待大乔,陆羽知道,不用点手段,恐怕是难以成事的。孙策在一切作罢,现在孙策不在了,又没有子嗣,大乔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的凄凉。

从孙权日后的行事来看,对待自家兄弟不可谓不凉薄,同宗兄弟里面凡是有点才­干­的,几乎就没有一个得以善终。一个两个倒也罢了,三五七八各个如此,难免不让人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大乔这个寡嫂,保不齐要受欺负,更别说自己若是这样回去,小乔那里也过不了关。

如今孙策骤然逝世,孙权ρi股下面的位子还没有坐稳,很多事情来不及布置,搞点小动作还很容易。若是迁延日久,等到孙权布下天罗地网,再想把人弄出来那难度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