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各显神通(三)(2 / 2)

“这么说,主公此去襄阳事关我军生死存亡?”鲁肃­性­格老成持重,连他都有此一问,可见刘备军境地之危急

“刘表若肯让出樊城,说明他有意和曹­操­决死一战,那就必须借重主公,一切都可商量若是不肯让我们过汉水,我们也只能拼死一搏,好过坐以待毙不过,以刘表坐镇荆州十余年的本事来看,他不会不舍得这么一点家底的”

众人都是暗自点头,刘表若昏聩到这般地步,那也没有什么情分可讲了,­干­脆全军南下,在江南再找一块立足之地好了

“元直,水镜先生当日卧龙凤雏之论言犹在耳,可惜戎马倥偬难得相见,你既然和卧龙先生是至交,为何不想主公引荐一二?”

“孔明乃国士之器,非英主不从也除非主公亲往,否则绝难成功”

“也罢,待主公回来,我们便往隆中一行,但愿卧龙先生能给我们指出一条明路来”

即便刘表划出樊城,刘备也不过寄人篱下,陆羽虽然熟知大势所趋,但具体到对荆州局势的掌控,还非得要本地人出马不可,这位和刘表沾亲带故的卧龙先生,当然是不二人选

柴桑大营,周瑜所部两万余鄱阳水师自从江夏战败之后便一直驻军于此,夏口水寨被毁,孙静所部几千人马的退路就全仰仗自己的这支水师了虽然孙刘两家暂时休战,但周瑜心中一直有一块隐痛无法消散,随着小乔的不辞而别,这块隐痛愈发变得刺骨起来这不是男儿意气之争,而是关乎荆州谁属的气运消长孙策自战败以来,开始转变策略,逐步开始与江东本土士族进行和解,先是征召故九江太守陆康的后人陆绩陆逊为官,后又辟同郡顾雍朱桓,至此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已得其三而张家的幼子张温虽然年仅12岁,但天资聪颖,有“神童”之名,以后出仕东吴不过是应有之义加上之前最早在江东举兵相应的钱塘全琮和向孙策投降的会稽虞翻,江东的几个高门大姓之中里面,除了魏腾由于得罪死了孙策而作罢之外,几乎全部被孙策纳入麾下

当然,孙策并不是傻瓜,几大家族为了表示效忠也分别报效了孙策几万人马,仅朱桓一部就有部曲多达万人这可不是一般的泥腿子,而是训练有素的庄户家冬东吴士族如此做法,当然不是饭吃多了败家作为交易,孙策默许他们对山越用兵很多人包括我一开始都曾经以为山越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但仔细想一想就知道,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设置郡县,几百年过去,在顽固不化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基本被汉化完全了可翻翻东吴各个士族大家的传记,似乎就把山越当成了人­肉­提款机,包括陆逊全琮贺齐等很多人在内,都曾对山越用兵,而且直到孙权死后诸葛恪当政期间,一次就曾俘虏山越四万多人如此推算,山越这个少数民族要么就是拥有比本地汉人还要庞大的人口基数,要么就是拥有恐怖的繁殖能力和养活如此庞大人口的先进生产力,这可能么?

所以山越应该是对那些不愿忍受士族地主剥削而躲进沿航区里面的汉人和原住民的统称,汉人给土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农具,而两者的通婚也使得这些原住民进一步融入了华夏大家庭,尽管是被逼的

而东吴政权有志一同,对于这些不服王化的山越就是一个字——抓用陆逊的话说就是“强者充军,羸者补户”­精­装去当兵,老弱来种田,这样的政权不灭亡,那才叫没有天理了为什么东吴军队的攻坚能力极差,因为所有将领的部曲都是私人武装并且可以世袭,死了伤了都得自己掏钱补充,而攻城伤亡大,谁也不愿意当出头的椽子相反打山越十拿九稳,你要不俘虏个上万人,简直对不起自己的荷包

所以历史上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东吴政权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呼应,就是因为那些已经占据了政权要害部位的东吴士族们对扩张已经失去了兴趣而随着父兄旧部的日渐凋零,东吴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进攻了

然而随着穿越者陆羽的到来,原本应该有孙权去解决的问题现在开始由孙策自己动手了,善于用兵的小霸王当然不会允许在军队中搞世袭制的那一套除了一向以勇武著称的朱桓一部濒了原有的编制之外,其余两万多人马被打散到各个营头,补充给了程普韩当朱治这样的两朝元老而周瑜所部的凌­操­蒋钦周泰董袭等水军­精­锐,也分别补充了战船和新兵,在周瑜的督率下于鄱阳湖日夜不停地加紧训练上次惨败在甘宁的手中,打破了东吴水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虽然孙策不曾责怪,但几个他一手提拔的水军大将依旧以为奇耻大辱,上下一心,士气反而有了几分哀兵必胜的气象

“伯符这是决意要变艾江东本是富庶之地,那是士族绝非是残羹冷炙能喂饱的艾此事仅凭陆汉魂只言片语,太草率了我已多次去信说明厉害,伯符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周瑜接到孙策的来信,孤身一身出了营门,在江边踱步沉思

“我江东人口本不如中原,一味依靠高门大姓,一两代人尚能抗衡,三代之后必然衰落,这绝非长久之计,不行,我要立即赶回吴郡,面劝伯符”周瑜想到此处,立即向回赶去突然迎面一员大将狂奔而来周瑜视之,正是凌­操­

“坤桃,何事惶急?”

“都督,二公子在江北被陈登大败,损失五六千人马,宋谦陈武两位将军仅以身免主公以动身前往京口大营,急招将军前往议事”

“唉,主公太心急了,仲谋初次领兵,中了陈元龙的诡计也在所难免罢了,你去召众将前来,临行前,我还要布置一番”

“诺”

建安八年9月,孙策趁曹­操­抽调广陵郡四千郡兵之际,派遣二弟孙权三弟孙翊督陈武潘璋两部共计万余人跨江攻击广陵太守陈登当时,陈登所部仅千余人,乃集海西诸县之民各带火把,军民混杂,沿途大张旗鼓往广陵而进

孙权先是以为疑兵不敢冒进,直到三日后方才侦知陈登兵少,不顾后军孙翊辎重未到,率陈武潘璋等七千余人直扑石亭陈登星夜以手书召臧霸孙观管承吴敦尹礼等泰山旧部共一万余人自下邳一带火速驰援,与石亭左右设伏,大破江东人马潘璋带伤而还,陈武仅率少数亲卫保孙权突围而出,孙翊刚刚过江,急率水军接应孙权败军,七千前军生还者不足千人其中陈武所部四千庐江禁卫,乃孙策中军,骁勇善战,经此一役损失殆尽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