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各显神通(一)(1 / 2)

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秋,曹­操­亲率十余万大军南征刘备,中刘备军师陆羽声东击西之计,折损马步军共计九万余人,粮草辎重无数,河北大将高览阵亡,司空府军师祭酒郭嘉被俘消息传到许昌,百官震动,但就在前一天,许昌刚刚出了车骑将军董承谋反事泄,同伙七百余人一齐弃市的惊天大案,空气之中还弥漫着一股血腥味,大伙心中就算再怎么对曹司空兵败如山倒有所不满,也只能闭口不言笔杆子虽然厉害,到底硬不过枪杆子,没看见孔北衡样的当世大儒现在都只能闭门不出,连每天晚上必开的酒宴都退么

大军溃败,郾城肯定是不敢呆了,直接退到许昌左近,遇到了闻讯前来接应的吕虔所部,曹­操­方才心安稍后,曹仁败回宛城,于禁所部全军覆没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得知宛城尚在,局面仍不算完全恶化,曹­操­才匆匆扒了几口饭,上床小睡了片刻天明时分,自郾城大败之后便被曹­操­打发到颍川一带休整补充的曹洪赶到曹­操­行营,不仅带来了万余心腹人马,还有许昌的最新动向

在得知董承集团已经一网打粳整个许昌城被夏侯惇完全控制,御史大夫郗虑坐镇宫中之后,才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看着曹­操­沉思,曹洪突然想起临行前荀彧托人捎来的口信,急忙说道:“主公,临行前荀令君有口信嘱咐”

“嗯?哦,文若有何见教?”

对于荀彧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的良好表现和所处的尴尬地位,曹­操­心知肚明,正愁回去不知该如何处置,急忙问道

“荀令君说,让主公最好不要再把司空府设在许昌了,不然怕城内谣言四起,不好收场”

曹­操­听了,也不说话曹洪传达完毕之后,也不知道这看上去大逆不道的话会不会惹得曹­操­大发雷霆,站在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司空府?哼,不去也罢”

次日曹­操­在虎卫军的护卫下回到许昌,荀彧率文武百官接风,与曹­操­同乘一车而还紧接着,大汉三公中硕果仅存的曹­操­连府邸都没有回,直接宣布召文武百官上殿议事偏偏汉献帝还拒绝当这个政治屏风,派人传话说龙体欠安,曹­操­也不在意,当场宣布了一项足以颠覆朝堂格局的人事命令

大家都知道,汉承秦制,中央政府的主要高级官员就是三公九卿,虽然名称偶有变化,但内容大同小异此时朝堂之上,三公里面第一人的司徒赵温虽然说过“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的豪情壮语,但却因为举荐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而反遭曹­操­弹劾,罢官而去,徒留笑柄排名第二的太尉杨彪,自从曹­操­和袁绍翻脸以来就因为和袁绍沾亲带故而被曹­操­掐入大牢,虽然后来经荀彧等人说情而被释放,但也只能回家养老虽然曹­操­为了补偿清流集团,将杨彪的儿子杨修委以重任,但朝廷里就剩下原本敬陪末坐的司空曹­操­一个重臣了

曹­操­的开场白就说自己常年领兵在外扫除那些不服王化的诸侯,不能时常朝见天子,况且这些年国家也不太平,事务繁重,百废待兴,三公这样的百官表率自然不能长期闲置不过为了表示朝廷刷新政治的决心,决定恢复西汉初年的三公名称,也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紧接着曹­操­的新任的秘书陈琳便宣读了新鲜出炉的一系列人事命令:曹­操­自任丞相,而太尉由于朝廷另有大司马大将军等武官官职,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太尉完全成了虚职曹­操­­干­脆将它授予了太踌璆,徐璆年少博学,刚正不阿,在地方多有政绩,后来因为实名举报董太后的弟弟张忠贪赃枉法而获罪,在清流里面名声极好在真实的三国里,就是他在袁术死后怀揣玉玺投奔曹­操­,得到重用曹­操­在迁都许昌之后,曾以廷尉的官职来相邀,结果徐璆在赴任的路上被袁术给绑架了,袁术绑架徐璆的目的就是想用他的好名声给自己撑面门,结果徐璆坚贞不屈,始终不肯为袁术所用

直到袁术走避淮南,徐璆才趁机得以脱身,来到朝廷当了九卿曹­操­用他当太尉,也就是来堵住清流的嘴巴而已三公之末的御史大夫其实原本就是郗虑在主持工作,但东汉时期的御史大夫只不过是在九卿之下的一个中层而已,这下摇身一变成了三公,郗虑这个出身清流却成了曹­操­忠实走狗的投机分子真的成了许昌的政治新星了

当然,玩政治的高手并不好奇这份人事命令,而是好奇曹­操­之后的决定新上任的曹丞相当然要宣布开府署理全国政务,也任命了荀攸崔琰毛陈琳凉茂王朗董昭徐弈华歆张范张承仲长统裴潜刘放孙资邢颙等一大批他亲自提拔的人才为丞相府属官但最令人产生遐想的就是曹丞相和他庞大到几乎将整个朝堂的骨­干­官员一扫而空的团队并没有将丞相府选在许昌,而是遥远的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