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鹄倒是一针见血:“即便有,只怕也不过就是田元皓第二”
沮授默然良久道:“吾半生得遇明主,何其有幸”其实如果陆羽知道沮授把他想得如此高尚,一定会抱着沮授大哭,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委屈,但是没奈何,谁叫我遇上这么个倒霉孩子呢,不过给他找几个帮手,就算把我和刘备绑在一起,也不是曹操的对手啊
刘备在得知参谋本部工作出色之后,有一次在闲谈中也表扬陆羽道:“吾自起兵以来,一直羡慕曹操麾下谋臣如雨,今日得汉魂让之子敬元直,比之曹操亦不遑多让”
虽然领导难道表扬,陆羽却不以为然,没穿越之前,总以为多帮刘备找几个帮手就可以轻易地将曹操玩死,可是结果如何呢,刘备还是得委屈在小小的新野看着曹操一天天坐大陆羽虽然帮助刘备从曹操那挖来了不少人才,但是这并没有延缓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因为以北方士族的雄厚根基,这十几号人的损失还根本不放在眼里站在历史之外,总以为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的投身其中才知道,历史真的是由人民写的,任何试图以个人力量改变它的人,都会被碾得粉身碎骨,当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之后,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历史
但是领导表扬了你,你也不能坦然受之,必须要装出一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表情,如果能找个机会把功劳再绕回到领导身上,那就更完美了
“主公谬赞,如非主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羽岂能有今日袁本初对沮授有知遇之恩,然沮授最终却为主公所用,说明主公深得用人之妙矣”
“哦,那汉魂且说说,吾如何用人?”
看来领导今天心情不错,那好,咱就再给他洗洗脑“主公用人,以情感人,以礼服人,以德举人适逢乱世,主公以仁义行事,故君子趋之,如水之就下也”
“然也,昔日吾在卢子干先生处求学时,曾闻先生言道‘仁者无敌’,故一时不敢或忘”所以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很公平,关键是老师说的时候,你有没有听
捧一个人,是为了让他摔得更重,要说服一个人,就要把他的退路全部堵死,这就是所谓的“捧杀”
“方今天下,与主公争天下者唯曹操耳,以主公之间,曹操为何能得人也?”
陆羽这话问得很刁,也迫使刘备不得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也为了让刘备能正视自己在用人上的不足你刘备仁义,而曹操奸诈,那么为什么投奔奸诈的人要比投奔仁义的人多得多呢?
刘备之所以称得上明主,就是因为他和刘邦一样,能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而肯定对手的长处“曹操用人,多权谋,有智术,吾不及也”
“谬矣,主公与曹操的用人之术各有千秋,并未高下之别,关键在于主公的用人之法,曹操学不了,而曹操的用人之法,主公能学却不愿意学,所以曹操能用的人主公不能用,而主公能用的人,曹操都能用”
这如同绕口令一般的话,让刘备彻底晕了,目瞪口呆地看着陆羽,不知所云
“主公再想一想,云长翼德子龙子义子仲公佑长文宪和,他们固然性情各异,但是却有一样大致相同,主公可知道是什么?”
刘备苦思良久,却只能摇头
“主公所用之人,固然能力有所差别,但在品德上却并无大的过错,都可以算得上君子”
诚然,像关羽张飞固然性格上有缺陷,但人无完人,谁都有毛铂但在大的品格上,这两个都算得上是国士糜竺孙乾简雍虽然能力各不相同,但是在道德上都无可挑剔,通过刘备早期的班底就能看出来,他对于品德的要求大于对能力的要求这使得刘备集团的人数虽然少,但是凝聚力很高,战斗力很强,也使得鲁肃陈群沮授徐庶陈娇袁涣这些君子能很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
刘备闻言,恍然大悟,但是他却不知道,为什么陆羽会说这样做不好
“方今乱世,人心思变,德才兼备的正人君子本来就少,如果在用人的时候不知道变通,一味拘泥于品德,是不可能成就大业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收并蓄,才是王道”
“可是汉魂,君子与小人本来就是水火不容的,如果小人结党营私,必然是君子蒙尘,社稷岂不有倾颓之祸?”
“如果治平世,自然要选德才兼备的正人君子辅佐,可是现在身处乱世,当以平定天下为先,不可过分拘泥小人近而不信,君子远而不疏,曹操帐下的谋士也并非各个都是正人君子,郭嘉私德不检,贾诩老奸巨猾,程昱桀骜不驯,但曹操却对他们信任如故人无完人,只要大节无亏,小德上何须计较?”
既然是人才,都是有棱角的,什么时候棱角磨平了,人也就圆滑世故了,哪还有什么奋斗的冲劲一个人只要大的品德上过得去,最起码能保证忠诚,其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可以了
见刘备不语,陆羽接着说道:“吾观曹操用人,无非十六个字‘降低标准守住底线唯才是举招降纳叛’”
刘备闻言大奇:“此话何解,汉魂试详述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