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青梅煮酒(中)(2 / 2)

“江东孙伯符血气方刚,少年英杰,可谓英雄乎?”

“孙策借父之名,轻谋少虑,非英雄也”

“莫非马腾韩遂等辈?”

“哈哈,此碌碌无名之辈,何足挂齿?”

“如此,备实不知也”

“英雄者,有包藏宇宙之志,吞吐天地之机,心中有经纶,腹内隐甲兵方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大惊失­色­,会电闪雷鸣,霹雳当空刘备手中酒杯坠地,残酒泼湿衣襟曹­操­因问曰:“英雄亦畏雷声乎?”

“天地之威,圣人变­色­,安得不畏?”刘备借口更衣,辞行而出,遇张飞赵云在楼下等候,俱回大营

曹­操­乃下楼,遇郭嘉,问曹­操­:“明公观刘备如何?”

“刘备心有大志,乃真英雄,但其拘泥道德,权谋机变不足,不足惧也吾等速回许昌,以防袁绍”乃连夜拔营,三军回许昌不提

刘备自曹­操­走后,闷闷不乐,关张问之不答二人乃告陆羽,陆羽道:“主公心中忧闷,二位将军是他兄弟,难道不知何故么?”

关羽道:“自先生上次说‘书生本是真儒事’后,大哥常独自叹息,我与三弟问他,只摇头不言”

陆羽道:“二位与我同去”三人乃入见刘备,刘备乃言与曹­操­论取天下之道及曹­操­论天下英雄之语陆羽心中感叹,曹孟德的气场果然强大艾一个很简单的魅惑术,就让刘备的心防降低50%,如此功力,不在刘备之下啊

刘备何许人也,一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二十年的他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雄心大志,心志是何等坚定如果曹­操­的话不是至理名言,根本不会动摇刘备的心防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评价刘备道:“先主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刘备在权谋上不如曹­操­,所以他打下的地盘也很狭鞋但是他屡败屡战,百折不饶,终不肯屈居人下,大概是知道曹­操­容不下他,所以不完全是为了争天下,也是为了自保躲避迫害罢了

这是陈寿为刘备的曲笔辩护,因为从结果上看,曹­操­的话是正确的,刘备的确最终只能偏安一隅厚黑学的入门必读材料《长短经》(也叫反经)的作者赵蕤也在书中说到:在天下大乱,群雄争霸的时代推行王道,本来就是不合时宜的就如同一个小孩掉到水中,应该派善于游泳的人去救他,怎么能跑去告诉他的父母赶紧救火呢?这根本是南辕北辙的

什么意思?天下大乱,人心思变,这时候最要紧的就是赶紧让天下平定,百姓得以安定的生活,然后再来推行什么王道啊教化艾才有人会听你的老百姓都没有活路了,谁还来听你的那些大道理?这也成了后世很多人嘲讽刘备的原因,因为他所坚持的王道仁义在乱世看起来多少有一点虚伪

但是王道和霸道的核心是什么?争天下的最重要的又是什么?是人主的才­干­么?显然不是,因为刘邦不符合这个条件最关键的是用人曹­操­和刘备所说的取天下的王道霸道其实质上就是用人之道

三国,人才如井喷,曹刘孙,都善于用人,其中曹­操­先天最强,因为他有名分,但是正因如此,成分也最复杂,彼此之间的冲突也最大曹­操­以他高明的权术手腕镇得住台面,到儿子曹丕那,就渐渐有点压不住阵脚了,等到孙子曹睿,基本上就依靠士族和宗室两根台柱了,等曹真曹休都英年早逝之后,曹魏政权实际上已经为士族所把持,也为司马昭的夺权埋下了伏笔曹­操­活着的时候,陈群的“九品官人法”为什么不敢拿出来,是不敢么,是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曹­操­用人的高明

曹­操­用人擅权变,帮忙帮腔帮闲都要,以宗室为支柱,以清流为喉舌,以士族为根基拔乐进于禁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收张合庞德于败军之际;得典韦许褚于草莽之中可谓海纳百川,泥沙俱下,招降纳叛,无所不用所以以陈群为代表的士族只能老老实实地给曹­操­打工等到曹丕篡汉的时候,为了取得士族的支持,便同意了陈群的“九品官人法”,使东汉人才选拔的察举制成为了历史,士族门阀彻底垄断了官僚阶级,使得曹魏政权成了士族的游乐超等到曹家宗室的几根栋梁去后,司马氏的篡位不过是水到渠成曹­操­的用人可谓祸冈招

刘备用人重感情,我虽弱鞋却尽得天下国士五虎上将卧龙凤雏,启用魏延陈到于微末,拔蒋琬费祎于下僚,从善如流,生死相依先主纵横天下三十余年,在他生前,没有一个手下背叛与他,就算是不得已出走敌营,也毫无诋毁之词,这就是草根的胜利蜀汉政权前期,人才虽然不多,但忠诚度纯洁度上绝对是遥异先等到后来取荆得益之后,大量士族清流知识分子进入到了蜀汉政权,刘备仍然能基本上做到人人满意,益州本土士族和荆州士族之间的矛盾相对比较缓和但是由于关羽丢失荆州,刘备兵败夷陵,蜀汉丧失了一块重要的根据地,益州本土士族看不到前途,与蜀汉政权的离心力日渐加剧,等到诸葛亮蒋琬费祎这些荆州重臣死后,蜀汉政权亦被益州士族所把持,日后投降曹魏更是顺理成章所到底这都是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士族地主在其中作怪

刘备出身贫寒,所以对出身贫寒的庶族地主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在历史上,刘备早期得到的一些士族地主的人才,比如:陈群袁涣陈登,后来都离开了他,就是因为刘备早期并不是士族地主合格的代言人直到曹­操­和汉献帝的政治矛盾开始暴露,而当时拥汉清流派的代表——刘表在战略上过于必,那些忠于汉室正统地位的清流士族才开始向刘备靠拢,这也是刘备大器晚成的原因千万不要把《三国演义》当历史资料研究,否则你会被鄙视的

曹­操­出身也很卑贱,阉人之后的他本来也得不到士族的拥护,但由于他毕竟是官二代,本身才­干­也很出­色­,在平定黄巾中捞到了一定的资本,所以出身北方清流大本营——颍川的荀彧第一个看中了曹­操­的潜力,并且为他拉来了荀攸郭嘉程昱钟繇刘烨毛满宠等一大批骨­干­力量,最为重要的是,曹­操­拥立汉献帝,成了朝廷的代言人,在名分上占据了大义,对天下人才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虽然最终忠于汉室的荀彧崔琰孔融等清流和曹­操­翻脸,但以陈群司马懿为首的士族代表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抛弃了汉室正统,转而支持曹魏政权,使得曹丕正式拥有了改朝换代的政治资本,尽管这是一个魔鬼的交易

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说什么王道不可行,霸道是真理,根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曹某人推崇霸道,信奉实力至上,为什么还把天子高高捧起?你能像秦国取天下那样靠变法图强,以霸道取天下么?扯淡,七雄传世数百年,早已自成一脉,各立宗庙,秦国率先变法,实力居六国之上,然以霸道取天下十五载,二世而亡你曹某人敢试试么?可怜的刘备,被忽悠了还不能自拔唉,没文化,真可怕好吧,让陆军师来点化你吧

ef=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