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并没有过多理会薛忆岚脸上那种古怪的表情,虽然对于他的想法心中了然,但是这神域之中所包含的诸多隐秘,就连自己都是讳莫如深。若不是因为事情走到了这一步,连自己这样的上古真仙都险些丧命,对这一世的前景又的确有些束手无措的话,那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让他这样一个刚刚才窥得一点门道的半仙之人进入神域之中。毕竟,对于眼前这个人,她有着一些愧疚,虽然事情已经过了千百世之久,但是心中的苦涩仍然盈盈的挥之不去。他,早已经不欠这个世间什么恩情,反而是这个世间,亏欠他太多太多。
“神域并不是什么宁静安详的天堂圣域,更不再是什么天帝统治下的太平盛世。自东皇太一陨落之后,神域中的一切都开始分崩离析。千年前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的那场浩劫,使得玉帝威名更是一落千丈。终到得崖山一役之后,尘世间华夏文明几近绝灭,中土道门更是一蹶不振。相应的,天庭中的道门势力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倾覆殆尽。至此之后,神域之中秩序沦丧,维系诸神平衡的天平也是分崩离析,前后两次诸神之战更使得很多神族毁灭殆尽。再加上世人信仰之力的逐渐沦丧,失去了力量来源的远古诸神在这样的骚乱中几近绝迹,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班小丑似的异端邪魔外道。现在的神域,早已是一片蛮荒所在,那些依靠天地之力生存的上古,或者太古真仙因不堪忍受这种颓废,要么封闭空间自持天地,要么远离虚空飘然而去,能留在神域中的正神已然无多。”说到此,女娲脸上也是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惆怅。记忆中的那般仙境乐土,对她来讲也只能是回忆而已。虽然三清道尊也曾不只一次的希望将天地重开到大唐盛世之时,道法粹然,天地间浩然正气源远流长。然而,相互间的种种矛盾和恩怨纠葛使得三位道尊早已不可能再次三清化一气,更不可能说服十二祖巫抛弃前仇旧怨再化为盘古血脉,重生盘古之体。而没有了盘古这样的太古真仙,那盘古大阵能发挥出的威力自不及原本的万一。打散万物之真灵,再重塑山河大地、飞鸟走兽,这本身就需要难以想象的能量损耗,而将这种回溯的时刻每向前推进一年,能量便是需要多耗损一倍。毕竟,要追溯那一年前的光阴,就需要将万物在这一年中所耗损的能量再多补充一分。因此,这般状态下的三清和十二祖巫联手所全力施展的盘古大阵也只能将时间回溯到十多年之前而已。
时间:2000年5月20日零时
异象:七星连珠
“大阵将毕,帝江、烛龙两位请先归位,五行祖巫化身为虚、再行轮回,风、雨、雷、电、天时祖巫各行天命,造化四方。诸位,希望此生此世不需再行这轮回之法,好好保重!”言罢,元始天尊那有些疲惫的脸上显出了一抹难以掩饰的沉重之感。这次的轮回大阵隐隐中让他感觉到一种难以为继的疲劳,似乎每行一次大阵,其所需要耗损的能量都会大幅度的增加,倘若下次再行这般大阵,他真的没有把握可以坚持到最后。如果大阵半途而废,那毁灭性的爆炸,定然会将一切化为虚无。
阵中其他人自然也感觉到了这种无力的绝望,曾经不止一次的,法力稍低的几位祖巫都是不惜耗损自身真灵之力,化血为丹,强行催逼本源之力才险险挺过了那最危险的关头。可是由此而带来的巨大损耗,又岂是短短十二年的时间可以恢复的?
无言对视良久,众人还是向着元始天尊拱了拱手,大阵散去,烛龙缓缓放开了时间奔跑的脚步,帝江则将空间的轨迹灌于其中,一切彷如一场梦幻。
前一刻还是诸般表情凝固的世人,此刻猛然一醒,似乎是经历了一场重生的轮回一般,有些茫然,有些错愕。但是瞩目看了看四周,还是一样的天,一样的云,一样的人间百态,于是几乎是同时都摇了摇头,轻叹一声,又各奔东西了。
“好了,大阵已毕,我们也该启程了。”望着那自三宝玉如意上缓缓消散的碧绿色光芒,女娲对着正在修炼中的薛忆岚轻声言到。
薛忆岚睁开双眼,瞳孔之中光华一闪而过,那浩瀚如宏宇一般的深色眼眸,越发的让人感觉深不可测。这漫长的修炼过程,不但使得他这身外化身已臻完美之境,更是让他的灵魂和思想在境界上有了极为宏大的重构。若说他之前的思维经过《天》、《地》两书的侵染和元始天尊的教化之后已经如汪洋一般深邃,那他现在的状态却像得是这茫茫的太空,没有边界和拘束,所有的思维便如天马行空一般,顺手拈来,便是造化。这样磅礴的思维之力在今后的修炼过程中自是有着无尽的好处,不但可以更快记忆更多更广的见识,更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将原本不相互连贯的思维自由拼接,形成一条条世人难以想见的奇思妙想。如此以来,其修炼速度和见闻阅历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飞速暴涨。想到这些,他也不由得对眼前的女娲娘娘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这种发自肺腑的感激,自然比起那种虚无飘渺的造人之恩了,不知道要深沉刻骨多少倍了。
再次用充满感激之情的眼神深深凝视了女娲一眼,薛忆岚站起身形向着女娲深深的鞠躬拜谢,说到,“弟子不才,得女娲娘娘再造之恩,不敢言谢,他日定将寻得为女娲娘娘疗伤之丹药,以报大恩之万一。”
“你我之间无需这般客气,疗伤之事,随缘便好。”说罢,女娲挥了挥手,示意薛忆岚先处理好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