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夜无话,人们各怀心思直到天明。ww***
天亮前,崔悯果然通过“青枫十八盘”到山外镇子购回了药。看到少年同知毫无损地策马驰骋回到了后清宫,明前才放下了心。
崔悯披星带月,挥汗如风,轻松得跃下马背时,有如神采飞扬的混世佳公子。
雨前服用了“鸣蝉霜”,很短时间内便退热清醒了。众人松了口气。这时候也到了翌日上午,人们稍试休息,就告辞了后清宫的道士和于先生,准备返回公主车队。
临行前,于秀姑送众人出门,悄声对明前说:“你现在可以把全部银票给我了。”她的眼神清澄明亮,语气坚定:“我看到了你对雨前做的。这一份公道心和仁厚太难得,比山重比海深,也比那四百万银子更重。我心中已有行事标尺,不用怕贪婪之心战胜仁义心了。做事时我会多想想你为养妹做的,会竭尽全力地帮范相的。”
明前大喜,没想到这件事也顺利地解决了。
女道士们扶着雨前上了马车,她虚弱地挥手告别于先生。觉得头晕沉沉的,身体却无大碍,并不知道昨晚的“凶险”。
临别时,明前忍不住哭了,紧拉着老师的手不舍得放开。这一别,天高路远,她赴北疆,她去京城,不知道何时还会再见面,也不知下次见面时是什么境遇。
雨前也觉得难过,心里却隐隐松了口气。她一直有些怕于先生,怕她一双聪颖的、洗敛的、智慧的眼睛看透自己的内心,会强行留下她在山沟里。这样平静地分别算是最好的结局吧。五年师生,她除了教明前,也曾手把手地教她琴棋书画。如果老师看到了将来的事,最后五年教出的两个学生撕破脸面以命相争,一定会伤心吧。
雨前难过地也流下了眼泪。不知道是为分别,还是为自己。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已的。五年前的乡下,她从未想到有一天会怨恨得想杀了姐姐。但事就是这么滑稽。明前活着,她就没法好好活。明前死了,她才能顺利地活下去。
换之,姐姐恐怕也是如此吧!
上马车时,她扫了眼崔悯。崔悯换了衣服,收敛了一夜奔驰的锐气,像一位安静坦然的翩翩佳公子。他看见了她们,欠欠身过来,亲自扶两位闺阁少女上车。这里面只有他身份最高,有资格帮相国家小姐上车而不遭人非议。
雨前禁不住向他妩媚地一笑,美目放光,娇颜更美,手指紧握着崔悯的手指。这里面只有这个人有本事帮到她,现在她只是丫环,他是位部高官,但总有一天她会让崔悯敬请她上车的。她想着笑容加深,又紧捏了下崔悯的手指。
崔悯面无表,回身扶明前上车,明前也握着崔悯的手,踩着凳子上车。松手时,也感激地向崔悯一笑。笑容甜甜的,眼睛弯弯的像个小月牙,眼眸微亮,红唇翘起,一脸又真诚又开心地笑。五根手指缓缓松开他的。崔悯垂下了眼光,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睛的表。转身走了。
真是见鬼了!这是怎么回事?姜千户心里大叫一声,嘴巴张大,眼睛几乎要瞪出来了。
怎么一夜没见,这两位小姐都对崔悯这么好?还对他笑?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小丫环想巴结崔同知是明事,怎么连相国千金范小姐也开始对崔同知笑了?她可是一向很戒备锦衣卫的。后半夜他提前走了,后面生了什么事?
他回头看看小天师张灵妙,这位无所不知的狐狸道士。张灵妙的眼睛也惊奇得要脱窗了。很惊奇,还带着忿忿然之感。他也算“劳累”了一夜帮助范明前,也没见她对他这样笑。太过份了,太看不起人了,好歹他是大明朝的未来小天师吧。他真的有点输不起了。这个乱七八槽的世界,乱七八糟的人,都在蔑视他玩弄他的感。他真不想干了!
他酸溜溜地看一眼姜千户:“……小白脸就是好啊。”
姜千户同地拍拍他的肩:“你也是很讨女人喜欢的。”
“你就别安慰我了!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
一行人快马加鞭地赶回公主车队,路上都沉默着。雨前又陷入了晕睡。这一趟青枫山之行,有人喜,有人悲,有人赢,有人输……每个人的遭遇都不相同。他们需要时间来消化一下所生的事。
山路上,烟尘浩荡。众人正行到一处山道拐弯处,便看见小路上风卷残云般地穿Сhā过一支马队。崔悯估量了下对方的马速,命令队伍避到路旁,让他们先过。
对方的马速极快,转瞬间便来到了眼前。是一行十几人的劲装马队,却带着二十多匹骏马。其中有几匹暗金色的骏马最醒目。马高九尺,光滑的皮毛亮,还如日月星辰般打着旋,在正午的阳光下反烁着刺目的金光,耀人双眼。金马仿佛是蛟龙生翼,凤凰展翅,如龙如虎,腾云驾雾似地飞驰而过。上面的骑士也如风帆般挺拔。这一支马队里带着的淡金色骏马竟有三、四匹之多。
“好马!”崔悯和姜千户都脱口赞了声。
最雄壮的一匹淡金色骏马上端坐着一位高大骑士,听到赞声,回头扫众人一眼。长风中,他从头到脚都蒙着深紫色披风遮住了头脸。身形挺秀,面如铜塑,目光深邃冷冽,如威武的天神天将般。转瞬间,这只马队风驰电掣般地越过崔悯等人,驰远了。
人们忍不住啧啧感叹,这些暗金马一看就不是凡品,好像是传说中的西域波斯那些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宝马神驹。竟出现在中原腹地,真罕见。
马队经过一个时辰后,山路后面又追上一队三十多匹马的马队。擦身而过时,领头的一个虬髯大汉放缓马速,扬声问姜千户:“老兄,方才有一伙骑金马的人经过吗?”
崔悯见这伙人桀骜不逊,携刀佩剑的,像江湖的草莽人物。不想招惹事非,就抬手指路:“一时辰前,从这条道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