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3月7日,美国总统特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五星上将率领庞大的代表团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的较长时间的访问;本来我是准备过几天在沈阳欢迎他们,可次日正在东北巡视大型工业体的我就接到老蒋的紧急命令,迫使我从已经粗具规模的大庆油田直飞南京
穿过重重警卫,我一踏进委员长官邸会议室,林蔚正式介绍的话极度震惊的我根本听不见,因为我只看到马歇尔将军左边两位穿着美军上校制服的多年未见的熟人zee
“曼斯坦因将军?古德里安将军?”
“10余年未见了,小朋友!”
“呵呵,猜一猜我们的来意如何?”
我看看马歇尔及他右边的史迪威等美军将领,在看看另一边同样微笑的陈诚等人,忽然明白:“美德中合作攻略俄国?”
“不愧是宋子安!说的很对,让我们来结束那个试图消灭资本主义的主义吧!”
“在美国和中国大规模复员后?华府恐怕没有能力进行先发制人的总动员吧?”
“宋一下说到点子上了!不过我认为这些问题都能妥善解决”史迪威笑着说,“来,正式介绍,中美两国的参谋总长,宋子安将军,马歇尔将军”
“呵呵,应该是前参谋总长才对,我已复员了,现在从事经济建设工作辞修兄才是参谋总长”
“子安坐下谈”作为现任参谋总长,陈诚笑着说:“德国政府和军方派遣秘密使团跟随美国代表团来华,主要使命就是准备在明年开春后集中各国力量联手灭掉俄国”
“马歇尔将军,久仰大名”
“幸会宋子安将军”
简短的相互介绍过后转入正题
“作为以摧毁我们这些资本主义为目标的那个主义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在座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吧?”
我转头看看,“的确,不过我们中美两国国内奉行那个主义的异党可都很活跃翱”
“呵呵!”
“政治让政治家们去解决吧!我们只谈军事”
“德国没有问题,虽然进行了部分复员,但新式武器装备依旧在大量生产,可以轻易完成再次总动员投入全面战争”
“中国虽然大复员但濒了骨干,只要美国大规模军援到位,半年之内国军即可超过抗战最高峰期战力”
“美国只能在‘局势’恶化之后开始部分动员,在开战前夕甚至开战后才进行总动员”
“英国呢?”
“丘吉尔先生下台后英国政府陷入全面退缩状态,我们还没有告诉英国方面此次行动”
“美德都认为并不需要英国参加进来”
一面听着三方叙述,一面翻开双方乃至三方已经达成和正在讨论的备忘录,大略了解情况后我暂时离席,出了会议室转上主楼到三姐房间,从保险柜里拿出一包文件后转回会议
“呵呵,我还以为宋去请示委员长了呢?”史迪威是一贯喜欢跟我开玩笑的
“呵呵,综合一下美方建议”我是不准备和史迪威斗嘴的,“美方在未来的一年以内全面援助国军,参战国军将全面美械化,达到美军步兵师和装甲师装备水平反正就是只要国军能用,美方准备提供一切所需物资?”
“是的”
“美方由于体制原因,既不能和德中一起发动进攻,甚至也不能在战争发起的第一时间进行总动员,而战后分润是勒拿河阿尔丹河以东一直延伸到鄂霍次克海?”
“怎么?宋将军不满意?”
“我要求马利亚以西及库页岛”
“我方反建议是马利亚至安特坎之间,还有千岛群岛”
“好,东线成交!”我笑着问:“海因茨的建议呢?”
古德里安更是笑着回答:“我们好商量,终战时只要国军到达的地方全部属于中国,如何?”
“呵呵,我的反建议是终战时只要德军到达的地方全部属于德国,如何?”
“其余归中国?”
“哈哈哈哈!”
在德国提出给波斯土库曼部分领土补偿之后,中方很轻松的跟德美谈好领土划分,接下来是看似容易实际却更复杂的美援
“也就是送美国的‘慷慨’其实不过是二战‘剩余物资’的大倾销?诸如等等都不算在内?F80也还算了,靠二战美军装备国军拿什么去硬拼俄军?”
史迪威有些尴尬的解释:“美国自徒起军火生产几乎停顿,现在也只能是极低量生产,实在无法提供大量新式武器,我只能说抱歉”
“那我需要美军在开战前就在中国北部部署防空战斗机部队,替中国担任防空,使国军能够全力进攻”
“这个没问题”马歇尔立即答应了这个预料当中的条件
“4A3,这是最低要求了,你们的75战车炮根本不是T34的对手”
“这个也没问题”
“这是清单,徒前我拟定的,请美方提供”我从那一包文件里抽出一叠提给史迪威
马歇尔和史迪威接过一看不由得惊讶不已,“你早料到了?”
“呵呵,不过是几种可能性之一,我无聊时都做了!”我笑着拍拍那一包文件
细看之后,“90加农炮和火箭炮恐怕无法满足贵方的需求,是否可以用155榴弹炮或者别的重炮代替?”
“这是火箭炮替代方案,至于90炮,必需,否则我们没办法对付俄军重型战车;大平原上遭遇那可是屠杀”
马歇尔想了想说:“只此一项!”
“是两项”
“重型火箭炮生产你来不及的”
“那就90炮加倍”
“呵呵,成交!”
一整天谈判之后疲惫的我本来还要参加狗血的晚宴,可我以陪伴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两位见不得光的偶像为由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