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甜美的生命--公元20世纪的婴儿
随着公元20世纪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关心产妇和胎儿的健康问题,包括妇女劳动同盟和妇女协会在内的一些妇女组织影响力逐渐扩大,她们已得到一些政治家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在美国,女权运动推动了人们对产妇的关注,也使人们开始探讨如何减轻产妇的痛苦。
尽管问题很多,但至少人们已经意识到事情需要改变。直到这时妇女们才意识到一旦结婚她们就要为怀孕和分娩的命运所支配,很少能有人逃脱这一命运。她们不但要尽可能地控制生育,而且还要经历每一次分娩,担心能否幸运地活下来。
节育逐渐被接受
有关避孕的思想仍然相当缓慢地传播着。英国国教仍坚持反对节育并宣称功利主义是节育的核心动机。作为一名节育运动的领导者及提倡者,安妮·拜森特是一个著名的无神论者,她也因此遭到了牧师们的强烈反对。
然而,事情却逐渐有所变化。节育使得出生率大大降低。尽管教会人士反对节育,但公元1905年费边社关于出生率的调查报告显示,出生率降低幅度最大的群体居然是中上层阶级,尤其是医生和教士。经过两年的争议,可以得出结论"出生率的下降主要是(不完全是)婚姻状况变化中节育思想的结果"。换句话说,已婚夫妇一定在施行某种节育措施--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尽管医学专家们很久以后才将节育视为一种正常措施,但很明显他们并不反对控制自己家庭规模的大小;只有那些没有享受到节育好处的人才会忽视小型家庭带来的好处。
公众也开始慢慢倾向于认为:少生会使孩子享受更好的生活,而多育意味着更大规模的家庭,注定出现贫穷和拥挤的状况。一些医生也支持说,如果能够节育,孩子的健康状况将有所改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说法就是指适者生存,并极其憎恶整个节育思想。
"除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我们还需要了解到:①年年生育的现象仍然存在,而这几乎占据了母亲的全部生命,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实质上。②这同样有害于新生儿的健康。③因此隔两年(一些妇科专家坚持三年)生育对大人和孩子都有好处。"
--辛迪·卫伯,《出生率的降低》,公元1907年
历史表明,性行为只是传宗接代的一种方法。节育,对某些人来说是有违上帝"发展和繁殖后代"的旨意,而且人们认为只为了享乐而进行的性茭更是不道德的。公元20世纪初,大多数医学思想(至少在公开场合)是反对节育的。一位妇产科女医生给《英国医药杂志》写的一封信最为典型,下面就是这封信的节选:
为了满足性需要而想方设法避孕的人因放纵自己的激|情很可能变得越来越女性化,而且那些婚姻法的变动和随之而来的性放纵会严重影响到人的自控力、自尊以及骑士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