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生育之苦(12)(2 / 2)

夏娃 未知 808 字 2022-03-12

--斯塞沃尔·德·森特·马思,帕艾多卓菲亚,公元1584年

然而,尽管流行的观点认为­奶­妈的喂养可能会改变孩子的天­性­,甚至会改变孩子的容貌,看起来更像­奶­妈,大多数富有的­妇­女们仍不会考虑自己直接哺|­乳­孩子的可能­性­。一些人认为让母亲之外的其他人喂养会更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曼肯迪的拜尔希》一书中提到,"孩子一出生之后最好不要吮吸母|­乳­,而要吮吸其他­妇­女的|­乳­汁一两天,因为母亲们被称为|­乳­脂的东西,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天会变稠和凝结"。

此后对­奶­妈的需求大为增加。主要是非常穷苦的­妇­女担当这种角­色­,因为她们需要完全依靠这笔收入来补贴家用。人们认为各种道德品质同身体上的营养一样通过Ru房传入了口中。《曼肯迪的拜尔希》一书建议一个­奶­妈应该:

有好的肤­色­和气­色­,她的身躯和Ru房应该足够大而有形……她应该生过孩子以后不久,最少是两个月以后,如果可能的话,她有个男孩为好……她应该会诚实地与人沟通,不会太匆忙或易怒,也不会太难受或胆怯;因为这些感情和品质会对|­乳­汁无益,破坏|­乳­汁,并且会通过|­乳­汁进入孩子体内,让孩子处于相似状况。

通常刚出生的富人家的婴儿会被送出家和他们的­奶­妈生活在一起,有时会是三年。此后迷迷糊糊地刚学走步的孩子会被送回到真正的父母那里,而他们的父母会不明白为何孩子的行为难以管教。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是一位在关注儿童健康方面极有影响力的作家,在公元1693年出版的《关于教育的一些思想》一书中,他记录了一位母亲的例子,她"在女儿刚从­奶­妈家回来后就鞭打了她,因为女儿满不在乎的固执,母亲为了让她服从,在同一个早晨就重复了八次如此的家罚"。约翰对这位母亲充满了同情。

尽管很多年幼的孩子不得不遭受分离之苦,他们被完全陌生的人带去领养家庭,但最严重的后果是这件事对­奶­妈自己孩子的影响。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婴儿送给那些刚生过孩子的­奶­妈,因为他们认为她的|­乳­汁更新鲜,同时父母们通常会规定­奶­妈只能喂养他们的孩子,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同时喂养两个孩子会稀释­奶­水的营养。这种缺乏知识的做法的后果是­奶­妈自己的孩子不能受到母|­乳­喂养,而这也危害了孩子的一生。

在喂养这些孩子的过程中,­奶­妈喂养也会带来很多危险。一些­奶­妈会在|­乳­头擦上鸦片或是把鸦片混在果汁饮料中,让孩子安静。这样多次­操­作后,婴儿便会死亡。偶尔­奶­妈还会将自己亲生的孩子送回富裕的主人家来冒名顶替,这个孩子与死去的婴儿年纪相仿,这样­奶­妈就可以隐瞒被抚养的婴儿已死的消息。­奶­妈的孩子从此可以借机在奢华的环境中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她也逃脱了来自主人家的控告和责任。这些例子解释了为什么婴儿的举止会极像他们的­奶­妈。

如果婴儿比较健壮,从心理上说一年的吃­奶­时间对他来说足够了。……母亲对孩子的溺爱带来的伤害比魔鬼对孩子的伤害要更多。……让他们吃­奶­的时间过长。在婴儿期的不合理的饮食,在年幼时的娇生惯养,会(如果可能)让原本道德高尚的人变成魔鬼。……在孩子的牙长出时,逐渐给他更多非流质的食物,而不是像牛­奶­那样易咀嚼的东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最好的断­奶­时间是春季和秋季,并且可以给他们喝少许果酒。

虹桥书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