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陈氏已经带着孩子们把家里装饰一新,窗户上贴上了大红窗花,都是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一类的图案,到处透着喜庆吉祥。
“爹,你们回来了,正好,等会儿帮我们贴春联。”夏晓晴拿着红纸在空中摇晃,让墨迹快些干透。
“春联都写好了,拿来我瞧瞧。”每年家里的春联都是夏仕齐亲自写,没想到今年这个活被人抢走了。
夏仕齐接过红纸,只见上面用飘逸的行书分别写着: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最后还有一张横批“吉星高照”,“写得倒也工整,寓意也好。这是谁写的?”
“是二妞写的,写得好吧!本是想等爹回来写的,看你们久不会来,便先写上了。”夏大姐回道,把手里的浆糊碗递给大弟,“来,你把浆糊拿着,我去那凳子去。”
“姐,这是我们家分的祭品,你拿去厨房,我进屋去那凳子!”夏二郎把手上提着的祭品拿给大姐,转身进了屋。
夏二郎拿了凳子出来,父子三人一起合力,两下便把春联贴上了墙。
稍晚的时候,又有村里的邻居带了红纸过来,让夏仕齐帮忙写春联,先还只有一两家,后来过来讨要春联的人家越发多了,夏仕齐便干脆搬了桌子在院子里写开了。
夏家院子一下便热闹起来,夏大郎、夏二郎帮父亲研磨摆纸,陈氏带着两个女儿烧水泡茶招呼客人。
邻家的小孩也少不了要来凑热闹,给这个一块糕点,那个一把零嘴,不一会儿夏家准备的零食便少了一大半,陈氏看着孩子们吃得高兴倒是乐呵呵,还一个劲地鼓励他们多吃点。这可把夏晓晴心疼坏了,倒不是心疼钱,只是在古代过春节镇上的铺子都是要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张,才第一天就少了这么多零食,以后家里再来客人可没东西招呼了。
“大姐,二姐,你们猜这是什么?”夏二郎抱着一个盖着布的小筐子进来,一脸神秘地看着两个姐姐说道。
“是什么?还这么神神秘秘的,让我看看。”夏晓晴说着就要去揭开上面盖着的布。
“哎呀,你别抢啊!这得大姐看,这是送你的。”夏二郎看二姐抢,赶紧把手上的筐子递给大姐。
“给我的?”夏大姐疑惑地接过筐子,掀开上面盖着的蓝布,满满一筐子金黄诱人的蜜桔映入眼帘,一个个饱满可爱,好些还挂着绿叶,显得十分新鲜。
“这是哪来的蜜桔啊?这么新鲜,看着像才摘下来似的。”夏大姐看得欢喜,拿起一个放到鼻子前深吸了一口气闻了起来,一股柑橘特有的清香在鼻腔里弥漫开来,“真香!”
冬天橘子倒是常见,只是这橘子都是四川产的,运过来也要耗费许多时间,集市上能买到的橘子都是有些打蔫的,夏大姐还没见过这么新鲜带着绿叶的橘子。
“新鲜吧!这橘子是赵大哥让墨书送来的,说这橘子是他们家一个亲戚送的,是连着树一起送的,昨天到了这才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的,所以才能看着这么水灵。”夏二郎一脸赞叹地说着。
真是有钱烧的,也不嫌路费贵!不过赵青枫还挺有心的,夏晓晴拿起一个橘子,说道:“姐,剥一个尝尝看甜不。”
“你们拿着吃吧!”说着便把筐子递给妹妹,准备向屋外走,边走边问道弟弟:“墨书在哪?还在外面吗?我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