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夜话(2 / 2)

脱贫致富奔 炎青蓝 1305 字 2022-03-12

“再说了,就算她肯卖,也不是之前的价格了,她肯定会漫天要价的。而且那地又挨着大伯家的地,我们买回来也得佃给他们耕种,到时候肯定也只有五成租子。”上次的事件后,夏晓晴专门去外面打听了佃农的分层比例,如果种子、农具、肥料都是佃农自己出一般是按四六分,当然六成是给地主的。如果这些生产资料是由地主提供,佃农就要交回七成的租子,有些的地方佃农甚至要交回总收成的八成给地主。

以前和大伯家按四六分成,就是爹娘照顾他家才这样算的,因为大伯家使用的农具是祖辈传下来的,是两家共有的,是在分家前就说好了的,而且地里需要的肥料也都是夏家自己家蓄的。

“也是,那我再想想。”夏大姐知道大娘不是省油的灯,不会爽快地卖地的。

“大姐,要不我们去其他的村子买地吧,就佃给可靠的当地人种,等到时收了粮食,再找车运回来就行。”在村子里买地不科学,会被别人惦记。

“这样也行,那下次去镇上找个经纪问问,看附近村子有没有合适的地,等看好了我就给爹娘说去。”夏大姐说道。

“大姐,还有,我觉得家里后院那块空地可以开出来种菜,前院也可以种点,这样就可以把家里的菜地空出来,种上苜蓿、杂粮给家畜吃,就能省下好多粮食了。”夏晓晴又跟夏大姐建议道。

“我也正想着,哪天把家里的空地开出来,前院后院都种点,家里也差不多够吃。”夏大姐在心里计划着院子里该种些什么菜。看到妹妹眼神迷茫,夏大姐赶紧吹了灯,让她入睡。

第二天一早周叔和周婶就上门了,周叔给猪圈加上了隔断,原来的大圈正式被分成了羊圈和猪舍。周婶也带着夏大姐去了秀婶家买­鸡­,一共买回来五只下蛋母­鸡­,有两只在买回来的当天就下了蛋,晚餐时夏家就吃上了韭菜炒­鸡­蛋。

夏晓晴在家里走了一圈,之前自己的规划基本上都实现了,­鸡­和猪都养上了还养了­奶­山羊,后院鱼塘也放了鱼苗,开垦空地也提上了日程,就只差种上葡萄和莲藕了。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昨天有朋友评论说这文有两个硬伤,关于第一个碎布头,有很多朋友也提出这个问题,可能确实是我考虑不全,我已经想好了修改的方案,等隔两天有时间,我会把它修修的。第二个就是竹笋的产量问题,我当时设定的就是大概有两到三亩的竹林,因为情节设定这竹林是夏家外公种的,再加上四川多毛竹,所以就按照的是毛竹笋的产量推算的,在现代毛竹笋每亩的产量大概是两千多公斤(百度大婶说的),因为文中夏家的竹林是在古代又是天生天长,所以夏家两三亩竹林所产竹笋的产量,我就大概设定为三千斤左右,这个应该不算是错误吧。

ps:我笔记本坏了,已经送修了,要三到五天才拿得回来,现在是用家里的旧电脑(已经七年的旧电脑,我也快一年没用过它了,今天大概修了又重新装了系统,但还是异常缓慢,还不能识别word2007,崩溃ing~~)在码字,这几天尽量更新,但是时间不定,不好意思哦~~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