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效法之举(2 / 2)

江东美周郎 未知 1584 字 2022-01-22

徐庶先时还有些茫然。感觉周瑜的思维跳跃太大,先后问的两句话都全然不接着,提起的事情也都没有什么关联。但他知道,周瑜找他来绝不是就为说这般莫名其妙的话,何况周瑜先前已说及想到了逼迫刘表答应他们建议的计策。那周瑜接下来的话定然便是与此计有关联的,尽管看上去似二二儿茫徐庶知道,泣其中绝对有关 他也是绝顶聪明、智谋百出之人,认真用心一想,瞧着周瑜还举在手中的那份襄阳学宫资料以及周瑜刚才以特别着重的语气说出了“襄阳学宫”四字。不由双眼一亮,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其中关键,喜道:“公谨莫非是要效太学学生之举?”

“不错。”周瑜微微一笑,将手中的襄阳学宫资料稍用力拍在几上。出“啪”的一声响。

猜对了周瑜的计策,徐庶也是露出微笑。他又将此计仔细想过,想起两次党锢都未成功,反是士人们遭禁锢。不由也担心周瑜的效法之举。又皱起了眉头来。

周瑜瞧着徐庶的表情。立即便想到了徐庶的担忧所在,不等他问出。便满怀自信地道:“元直放心,刘表不是五宦侯与十常侍,他做不出来那样的事。何况他乃是爱名之人,一向珍惜自己的羽毛。他的仁义之名保持了半辈子,绝不会在此时做出自毁名声、晚节不保的事来。此事大义当头。他若不想失了自己的忠义之名与荆襄士子之心,那此事他不答应也得答应。”

“这就是舆论的威力!”周瑜在心中补了一句。他就是要利用舆论的威力来对刘表施压,动襄阳学宫的学生联名上书,游行请愿。这势头一旦挑起来,他就不信刘表在这样的压力下敢不答应。

这种事情在后世很常见,他自己都亲身经历过几回,在媒体的舆论压力下,有时你不得不被迫做出一些选择与答应一些事情。可以使之好。也可以使之坏。在后世。可说谁掌握了言权,谁就是站在正义与有理的一方。

这时候没有什么新闻媒体,但他可以通过学生去造势。学生们在任何时代都是热血与激愤的知识分子,历史上像太学学生联名上书请愿这种事也并不鲜见。后世的近代史上,学生运动与游行示威等等。更是一场连着一场,多少热血学子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大义而不惜­性­命。现在的大义便是忠君,维护大汉天子与朝庭的威仪。

周瑜接着将自己的计策向徐庶详细道来。也不避身后的雨荷。在他来说。这贴身小婢女是自己人,许多事情都不需避及。

他也了解雨荷的为人,知道她不会把自己的事情向人胡乱言说。若她有胡言乱语、藏不住秘密的毛病,前一任的周瑜便早不要她了。

“好,果然妙计!”徐庶听罢,不由击节赞叹,对周瑜能想出此计实在佩服。这哪是或可逼迫刘表答应他们的建议,而是一定。周瑜先前的话实在是谦虚了,反正徐庶心想若换成自己,那也是得被逼就范。不答应也得答应。除非他能不顾名声,施以辣手镇压。

但他不是这样的人,做不来这样的事,而刘表也不是这样的人。同样也做不来。他不是曹­操­。不是枭雄。若此事的当事人换成是曹­操­,周瑜绝对不会用这样的计策,用了也八成不会成功。但荆州是刘表当家,他此计便是吃定了刘表,用的是正大光明的阳谋,刘表即便知道了是有人蓄意挑动襄阳学宫的学生,他也同样是无可奈何。

口石

周瑜道:“此计还需元直出力。晚上你去孔明家中与他们相聚。若刘表已然答应了迎天子那便罢了;若他没有答应,你便将此计道出。让孔明他们与你一起行事,明日便去学宫中联系与说动学子们。勿要着急,多花几日功夫,说动的人越多越好。此事便在于人多,人少根本不能成事,至少也得有二、三百人方成。若能将襄阳学宫的千多学子全都招聚起来,那才是最好不过。你与孔明他们都是襄阳学宫的学子,正好方便行事。”

他们进城时跟黄承彦说好的晚上相聚的地点,正是诸葛亮的家中。晚上周瑜是不会去的。他表现得不关心这些事情。自然要置身事外。行此计策,也要把自己择在外面。没人知道是他做的最好。置于刘表会否答应迎天子驾入襄阳的建议,他自然可通过徐庶来知道。何况到晚上刘晔也会带回来消息。

徐庶点头答应,又与周瑜商讨了一些细节,告辞离去。

周瑜目送徐庶离去,轻轻舒了口气,转身看向身侧后跪坐的美丽小婢女,张开双臂笑道:“来,雨荷,咱们继续!”

“啊?”

美丽的小婢女再次愣住,瞪大了一双妙目,惊慌、羞怯地不知所措。

求订阅,求推荐!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