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包装 打鼓祢衡(1 / 2)

江东美周郎 未知 1092 字 2022-01-22

“好茶!”

徐庶一尝之下,不由出口赞道。ww这确实是他从未喝过的好茶,与他以前喝过的茶也大有区别。入口微苦涩,而后则甘甜,饮后齿颊留香,让人回味难忘。

周瑜含笑介绍道:“此乃瑜新制之茶,于清明时采摘新生­嫩­芽,杀青炒制,饮用时直接沸水冲泡即可。如此处理后,还方便于储存,可随身携带,随用随取。徐先生既喜欢的话,瑜便送你一些。”说罢,便命雨茶去取一罐未开封的新茶来送给徐庶。

徐庶放下茶盏道:“这如何敢当?”

周瑜摆手道:“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先生乃我知音,又一见如故,些许小礼,何成敬意,还请收下!”

周瑜既以知音相待,徐庶一听之下,也不再推辞,微微一笑,拱手谢过。

两人又请了回茶,未曾多谈,雨茶便携茶回返,双手将一罐茶叶奉送到徐庶面前。

徐庶双手接过,但见装茶的容器是一个圆筒状的木罐。拿到眼前仔细打量,徐庶看出此罐乃是截竹而制,利用竹子的天生空心,上方是一个接缝严密同样制地的盖子。罐表上了层漆,整体­色­调为黄绿­色­,上面还绘制了一幅清泉流泻的山水图画。罐盖的中央有一个“茶”字,周边饰以花纹,罐上则有“清风茶”三个大字,旁有两行小字,是一句诗,曰“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徐庶看到这一句诗,想起饮茶后的感觉,当真有令人“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之感,不由又出口赞道:“好诗!”接着又赞道:“好字!好画!”

这装茶叶的竹木罐制作十分­精­美,字、画、诗都属上乘,单只这一个罐子,徐庶便觉是十分­精­美的礼物了。把玩着手中的茶叶罐,徐庶又笑道:“此茶若拿去售卖,恐有人会买椟还珠啊!”这仍是夸奖包装的­精­美,都用了夸张的说法。

周瑜闻言亦不由一笑,客气道:“先生过誉了!”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故事,他于前世上小学时便曾学过知道,当时只觉买椟还珠的那郑国人真够傻与好笑。但后来大了,便理解到世上恐没这般傻的人,这个故事只是古人编来的一个寓言故事,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而真个买盒子而还珍珠的人,事实上恐怕是没有的。

就好像后世许多外包装十分­精­美的商品,绝不会有人掏了买商品的钱而只要­精­美的包装却不要里面的商品,还把商品给人送回去。这样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恐怕真是傻子了。

后世的许多商品,就是靠卖包装的。同样的商品,给予不同的外包装,就划分出了不同的档次,价格也完全不同。作为一名穿越者,又是做过商人的,这点浅显的道理周瑜自是懂得。所以他目前生产开发的几样产品,都有不同的包装,也各有不同的价格。这个茶叶罐,便是他亲手设计的。

其实这只一个盒子的单层包装,都已是简包装了,他还可以在外加多层包装。再加一个盒子装置,衬以丝绸包裹等等。不过目前,他觉着还并不需要。便如徐庶所认为,单止这么一个简包装,在他看来便已是十分­精­美了,这时代的许多人也都是这般看法。

所以,周瑜认为不需要再在包装上下功夫了,那样也费工,加多一层包装,便加多一道工序。而且在产品普及率与覆盖率还提不上去的时候,太过高档的产品,恐怕也销售不出去。起步之初,还是从低端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