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卧龙凤雏皆年少(1 / 2)

江东美周郎 未知 1353 字 2022-01-22

是夜,周瑜在房中看着书几上的一叠卷宗。ww雨荷跪坐在一旁陪伴服侍,或挑灯芯,或添灯油,或续茶水,她身上的脂粉香气混着衣服的薰香以及少女的体香在幽幽静室中浮动,让周瑜呼吸间嗅到,闻之心旷神怡,当真是红袖添香夜读书。

这些卷宗是荆州的秋毫成员收集到的荆州统治集团重要人物以及时下荆州所聚的许多名士的资料,上至荆州牧刘表,下至各文武及地方官吏。这些资料其实都有复件送回居巢,只是周瑜并未全部一一看过,只挑主要及感兴趣的几人看过。

现在他也仍未打算全部细看,只命人送来了现身在襄阳城及其附近的人物资料。他重点关注的诸葛亮,自然也在此列。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诸葛亮的资料早早就有送回了居巢,他也早曾详细看过。

不过现在他仍是命人再送来了一份,这里面也包括了诸葛亮最近的活动信息,这却是居巢的那份资料所欠缺的了。毕竟相隔较远,不能够做到及时更新,自不如他现在的就近关注,随时都可以透过秋毫了解诸葛亮每一天的新动向。

这位演义中他的命中对手,现在却才不过是个小他六岁的十六岁少年。周瑜在居巢初看到诸葛亮的资料,知道了诸葛亮的年纪后,很是惊愕了好一阵儿。在从后世带来的印象中,他一直觉着诸葛亮与周瑜的年纪是差不多的,甚至诸葛亮的年纪还要比周瑜大一些。想不到现在的事实是,他比诸葛亮要大,而且还是大上六岁。

十六岁,这在后世基本也就是才上高中的年纪。不说原本历史上的周瑜与诸葛亮本就不是什么命中对手,就算是,周瑜也对这现在才十六岁的少年生不起什么对手的感觉来。当然,有志不在年高,天才少年也绝不少见。辟如孙权,今年比诸葛亮还要小一岁,却已非常成熟机敏。所以,他对少年诸葛亮也并无一丝轻视与小瞧。只是,却没来由地生出些好笑之感。

诸葛亮乃是琅琊阳都人,也是世家子弟,其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听起来官职很小,不过一校尉,其实不然,这乃是与一州刺史、州牧并驾其驱的地方大员,而且还是管理的京城治区。京师所在的州并不称为州,而是称司隶,其最高主官便是司隶校尉。

西汉时的司隶校尉不但领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与弘农这京师七郡,同时还有监察京师百官之权。持天子节,有权劾奏公卿贵族,为百官所畏。而东汉的司隶校尉权势更得到进一步加强,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称为“三独坐”。

封建朝代,凡是京师地区的地方官员,都比其它地方的同级地方官要高上一级。汉也不例外,司隶校尉虽与刺史、州牧同样是领一州,但在官阶上却比刺史、州牧要高一级,位在三公之下,而在九卿之上。

诸葛氏自此而兴,成为琅琊大族,世代皆有出仕,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做过泰山郡丞。但诸葛亮父母却皆早逝,其三岁丧母,八岁丧父。父母过世后,由叔父诸葛玄抚养。

几年前,袁术上表朝庭让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之职,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一起随诸葛玄前往豫章上任。但中央朝庭却不接袁术的这份表奏,另行委派了一人担任豫章太守,取代了诸葛玄。所以诸葛玄刚到豫章便即失职,但他又不想这么回返,便前来荆州依附曾有些交情的刘表,现在刘表手下出任一清要闲职。诸葛亮、诸葛均兄弟两个自也都随叔父一起到了荆州,现叔侄三个都居住在襄阳城中,诸葛兄弟两个还在襄阳学宫中上学。

资料上诸葛亮的家庭地址与学校地址都有,还画了份地图标示,连诸葛亮的画像也有一份,资料可说十分详尽。

现在的诸葛亮还未隐居起来,躬耕隆中。历史上,诸葛亮是在其叔父诸葛玄病逝后,才与弟弟诸葛均一起隐居起来的。而现在诸葛玄还未逝,自没有诸葛亮轻易随便作主的份。

周瑜对这点并不知道,只以为诸葛亮隐居是在以后的事,现在毕竟还小,所以对此也无甚奇怪。又仔细看完了一遍诸葛亮的资料后,他将资料重新整理好,装入文件袋。然后放过一边,拿起了另一人的资料。

这纸质文件袋也是他命居巢的造纸坊所造,专门用来收拢整理文件,也就似一个大信封。这些人物资料,每一人的都单独装一个文件袋,袋上也都标注有内中人物的姓名。

他拿起的第二份资料,文件袋上标示的姓名是庞统。这一份文件袋内所装的,也正是庞统目前为止的所有资料。这一位号称“凤雏”,与号“卧龙”的诸葛亮乃是齐名的人物,传说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不过刘备两个都得了,却也没见得他安了天下。所以这话也就是传说,有夸张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