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习习,颇感凉爽。时当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中春之际。泰山道两旁尽是高低层叠的山峦,山上树木密集,野花遍野。行走在泰山道上,总有一股沁人心肺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不过,山道随着山势缠转蜿蜒,化作一条首尾不见的长蛇,却是不易行走。这里的地形,的确称得上险要,扼喉抚背。人走在山道上,自两旁的高山俯视,只如一个黑这一段山道,长约六十余里,连过数道险要,两旁山恋更是可伏精兵数万。
刘雄带着向天羽、赵云、傅定国,此刻已经登上了一座山峰,站在山顶俯视眺望。这里已是泰山险道中段,曹操回兖州的必经之路。刘雄心目中的设伏地方便在这儿。向天羽四下眺望一翻,对地形有了了解,方问赵云意见,道:“子龙觉得此处如何?此山可伏数千精兵,居高临下更是可以设置滚石圆木,到时曹军从此儿过,我等放下滚石圆木,再万箭齐发,必教曹军陷入生死之地。”言下之意,对这儿是非常满意。
赵云亦在打量地形,闻言轻轻颔首,道:“这儿的确是设伏的好地方,前方三段险要我们都放空,曹军到了这儿,警惕之心就会有所放松,到时我们再发动伏击,效果会更好。”向天羽、刘雄、傅定国尽皆点头赞同。向天羽瞧见前方山势,忽然眼睛一亮,对赵云道:“咱们可以兵分两路,子龙、傅校尉等可率部伏于对面山坡,而我则在此处布置伏击,一旦曹军从此过,我们放其前军,看准曹操的中军发动突袭。曹军骤然遇袭,必然大乱,不过我料曹操会很快稳定局面,派兵强攻上山。待到那时,子龙再从对面发动骑兵突袭,曹操手足无备,必会一败涂地了。”向天羽一面侃侃而谈,一面遥指山势地形,颇有一副指点江山的味道。
赵云等人听得连连点头,眸中更是大放异彩,显然也是想到了向天羽计策的实用之处。到时就算曹操再英明,在这种局面下,也是无力翻身了吧!
若无赵云,向天羽的这次伏击,自然大打折扣,但多了两千骑兵,结果就不可同日而论了。
三人在这儿商议一番,便即返回山谷,召集众校官布置任务。一会儿之后,兵马便即出动,设立伏阵nAd1(
设定好策略,具体事宜向天羽便不参与,而是交给武安国、刘雄及五名百夫长。赵云那面就更是不用他操心了。依赵云的能力,年岁虽轻,却是有大将之风,木十八、傅定国资格虽老,但却不是依老买老之人,赵云分付拔发,二人也是言出即从。
如此过了三天,布置好了一切。赵云派出的斥骑发现曹军动静,于是兵马全都到达预定地点,潜伏下来,静待曹操。
曹操带着兵马急驰电赶,终于到了泰山道,前路险峻,兵士又疲,有人建议休整过后再继续行军。但曹操复兖州心切,如何肯在路上过多耽搁,自是不肯。而是传令全军,加快速度,待过了泰山道再安营歇息。
曹军军令如山,将令一下,行军速度顿时快了起来。
郭嘉这时谏曹操道:“泰山路险,恐有伏兵,需得小心为上。”曹操不以为意,回道:“吕布无谋之辈,必不在此设伏。”郭嘉仍道:“先派小股部队前往试探。”荀攸亦是赞同。曹操不好反驳二人意见,便传令吕虔(前文李虔错误)让他先领一千兵马带路。吕虔得令,领兵先行。曹操率大军跟随其后。
吕虔平安无事经过一道险要,传令兵回报无事。曹操平静般道:“我就料到吕布没这个谋略。”待他率军赶到那道险要之处时,望着两旁险峻的高山,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旁边之人赶忙问其故。曹操笑道:“我笑吕布无谋,匹夫之辈,我若是他,倘若在这儿设精兵一万,则我军安得能过?”左右全都一笑,尽皆称是。
过了这处险要,没过多久,吕虔又派人回传,言又过了一险要之地,没有伏兵。曹操脸上一片轻松,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反而郭嘉忽然眼皮一跳,似乎有不好的预感。就这样连过三道险要,俱都无事。曹操每在一处险要总要大笑三声,讥讽吕布匹夫,有勇无谋。旁边之人见到了现在仍是没什么伏兵,也都放下心来。泰山道过了一半,再加把劲走过去,就可以早些休息了。于是传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不再小心冀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