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的故事 45(1)(1 / 1)

阿莲的故事 亚非 730 字 2022-03-10

老实说,那时候听到赵老师所讲的,我觉得他过于偏激,甚至是心态有问题,就像刘先生说过的怀才不遇,是嫉妒心肠翻腾出的醋意。但现在回想起来,反而觉得有些观点倒是很适合现代人的城乡观念。我看过《秦腔》,那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家对旧街沦丧的伤怀,作家自己说是给故乡立下一个碑,就好似我现在回到老家时,时常走在过去老巷子里残留下的石基上,想像着自己当年带着弟弟们在巷子里嬉闹穿梭的影子来。

身在城市围墙里已多年,在混凝土垒成的城市那一端,始终有我这节竿子在将远方的土地测量,游子的心儿始终伴在母亲左右,也始终眷恋着那块日渐萎缩的土地,还有那爬满青苔的巷子,淅沥春雨中的巷子,回荡着赤脚踏在青石板上水花四溅的声响,梦萦万里,不绝于耳……

我想像着,有朝一日自己衰竭成老态龙钟了,手持拐杖,蹒跚在那长长石基上,向老祖宗叩拜追寻:我的根在哪里……

土地吞噬了,巷子匿迹了,春雨销声了,冬雪再没下来过……

我心灵固守的“根”不见了!

踏在故土残存的几块青石板上,我依稀能看出巷子残存的根基,杂草丛生中,那一块土渣,那一块断砖,那一片碎瓦,都是一处支离破碎的故事,好似见到垂危的老人,向我伸出瘦骨嶙峋的胳臂,发出凄惨的哀求:请留下我的葬身之地……

现在的村落退化了,没了巷子的村落散布在乡村田野四周,彻底城市化了:池塘­干­了,家有洗衣机;水井枯了,家有自来水;柴火没了,家有燃气灶;粮食没了,家里有存折。和城市一样,这些东西都塞满了钢筋水泥的楼房。新农村,城市化,数字电视打电话。世界都成了一个颜­色­:灰­色­!

身在城市的空中楼阁里,我时常能听到窗外飘来阵阵高昂的西北秦腔,俯瞰之下,就见一位沧桑的老人坐在对面街头,闭着眼睛使劲扯动胡琴,那铿锵有力的秦腔调子震得他颏下白须飘然,震得路人驻足扔下一枚硬币到碗里……

我听不懂,可我看得清,那声音让我联想到赤脚踏在青石板上水花四溅的场景……

还是回到正题吧,就因为赵老师对《平凡的世界》的贬评,让我感觉他这个人思想很偏激,难怪平常郁郁寡欢的,脑子里转动出的东西跟别人都不太一样。而他的书也大都是我嚼不出味道的,什么《百年孤独》,什么《悲惨世界》,都是些难以下咽的枯燥文字,可能也只有他,一个与键盘为伴的苦行者,才能深刻领悟出什么是孤独,什么是悲惨吧,因为平凡的世界在他眼里成了浪漫与理想的化身,他心底只揣载着厚重的悲惨世界。

赵老师的悲惨世界很快就降临了。从院子回到屋他就一头扎进卧室里,没再出来,孩子哭闹他也像是没听到,没像过去那样小步跑过来帮我,更别说做晚饭了。从卧室房子里喷出阵阵烟雾来,伴随着他急剧的咳嗽声,我很想过去问一声,又怕呛着哭闹的孩子,只好出了屋,将孩子抱到院子里哄着。

西屋那边也静悄悄的,小舒她们两个人坐在门旁,嘴里吃着零食,也不说话,表情凝重。大爷从厕所出来,嘴里叼着烟卷,问她俩怎么还没出门。她们也没兴趣回话,低头不语。整个院子,除了我怀里的孩子闹腾着,都沉静了下来。大爷哼着曲调,逗着孩子,孩子听到他的嗓音,哭得更凶。

烦不烦啊,你抱别处去好吗?阿月忍不住大声说道。

大爷随后反驳道,平常这院子就你俩声响大,没成想你俩也需要安静啊,莲子,别搭理她们,跟一个孩子较哪门子劲啊?

你这老头,说话带啥刺儿,咱每月房租可不少你一个子儿!阿月继续叫着,站起了身子。

大爷平常乐呵呵的,慈眉善目,现在一听到有人直呼他老头,当即沉下脸­色­来,骂道:你个丫头片子跟谁说话呢?别以为大爷我稀罕你那几个臭钱,你跟一个孩子较真儿就没资格住在这院子里,明天就给我卷铺盖滚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