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只有农产品和矿业品的价值和生产费用趋于上升(1 / 1)

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翰 570 字 2022-03-09

但是,这些趋势真的不会被抵消吗?财富的增加和产业的发展真的只会使生产费用降低吗,财富的增加和产业的发展难道不会使­性­质相反的原因发生作用,以致在某些情况下不仅抵消、而且压倒前一类原因的作用,从而把生产费用的下降趋向转变为上升趋向吗?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原因是存在的,粮食和原料等几种最重要的商品就表现出了与上述趋向截然相反的趋向。这些商品的生产费用趋于增加。

这种趋向并不是这些商品固有的特­性­。如果人口静止不变,土地生产物的数量无须增加,生产费用增加的原因也就不存在。相反,人类还可以享受农业或附属于农业的各种产业的一切改良的全部利益,在这一点上,农产品和制造品之间将不存在任何差别。如果人口不增加,工业产品中生产费用有可能真正增加的,只是那些用不能再生,因而会耗尽或部分枯竭的原料生产出来的物品。这种原料包括煤和大部分(假如不是全部)金属,因为即使是铁(它是最丰饶和最有用的金属产品,并且是大部分矿物和几乎一切岩石的组成部分),就最富饶和最容易开采的铁矿来说,也是会枯竭的。

然而,当产业的发展和生活资料的增加为人口增长留有余地时,人口总是增长的,而在人口增长时,人们对大多数土地产品、特别是粮食的需求也会按比例增加。这时,我们已多次阐述的有关土地生产的基本法则(即,在一定的农业技术状态下,产品的增加总是赶不上人口的增加)便会发生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土地产品的生产费用,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对制造品来说,这种趋向是不存在的,制造品的趋向正好相反。一般说来,制造业的规模越大,生产费用越低。西尼耳先生甚至将如下一点说成是制造业的固有法则,即,在制造业中,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费用越低,而在农业中,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费用越高。然而,我不能认为制造业的规模越大、生产费用越低是一条法则,这是一种或然的或通常的结果,但决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由于制造商所需的原材料仰绘于农业、矿业或土地的自然产物,因而就制造业的要素之一而言,它受与农业相同的法则支配;但是,未加工的原料费用在全部生产费用中通常只占很小一部分,因而该项费用即使可能存在一种递增的趋向,这种趋向也会被其他一切费用的不断减少(现在尚无法说出这些费用会减少到什么程度)绰绰有余地抵消。

再者,制造业劳动的生产力具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农业和矿业劳动的生产力则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增长和减退两种趋势,其生产费用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而减少,由于人口的增长而增加;因而,制造品的交换价值,与农产品和矿产品相比较,会因人口的增长和产业的发展而呈现必然而明显的下降趋势。货币是矿产品,因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制造品的货币价格趋于下跌,这也是一条规律。现代国家的产业史,特别是过去100年的产业史,充分证实了这个断言。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