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上述原理的说明和所受的限制(1 / 1)

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翰 1114 字 2022-03-09

上述命题,即一般价格取快­干­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应当理解为,它只适用于如下情况:货币,即金银,是唯一的交换手段,而且在每一次购买中它都由一人之手转到他人之手,人们不知道任何形式的信用。一旦与手头现金不同的信用成为购买手段,则如后所述,价格和流通媒介数量之间的联系将不再那么间接和密切,而且,其实际联系也不再能用那么简单的方法来表达。但是,论述通货和价格这样十分复杂的问题时,我们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对一些最简单的情况的彻底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些情况是实际发生的那些情况的基础或根基(Substratum)。货币数量的增加使价格上升,而货币数量的减少则使价格下跌,这是通货理论中最根本的命题,没有这一命题,我们就无从解释其他任何命题。然而,在任何情况(除了我们上面设想的简单的、原始的情况以外)下,这一命题只是在其他各种事物不变的条件下才是正确的,而应当不变的其他各种事物是指什么,我们尚未及加以叙述。不过,我们现在就可以指出在试图运用这一原理来实际说明各种现象时所必须注意的若­干­事项。因为这个学说虽然是科学上的真理,但近年来较之与交换有关的其他任何命题,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为大量错误理论和对事实的错误解释的基础,因而这些注意事项更为重要。自从英格兰银行根据1819年的法令再度开始付现以来,特别是1825年的商业危机以后,人们对价格的任何上升或下跌都爱用“通货”来解释;而这个学说家大多数通俗的理论一样,人们加以运用时极少注意使之正确无误所必需的条件。

例如,人们惯常认为,国内货币数量或现存的货币数量较大时,价格必然随之上升。然而这决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对任何商品来说,决定它的价值的不是现存的数量,而是提供出售的数量。国内的货币数量不论有多少,其中只有进入商品市场并实际上与货物相交换的那一部分能影响价格。能够增加国内这一部分货币数量的任何事物,都有提高价格的倾向。但贮藏的货币对价格不发生影响。个人保存以备万一的货币,在意外事件未发生时,也不影响价格。英格兰银行金库中的货币,或私人银行留作贮备的货币,在提出以前都不影响价格,即使提出,如果不用在商品上,也不影响价格。

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大量货币流入国内,实际上用作资本,其后又流出国外,它从未影响商品市场,而只影响证券市场,或其名称虽不恰当但人们通常使用的金融市场。让我们回到前面为了说明问题而列举的一个例子,即有一个外国人携带一批金银财宝来到本国。我们曾假定这个外国人用这些金银财宝购买自己使用的货物,或者建立工厂并雇用工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他都会使价格上升。但是,很有可能他不这样做,而热中于利用他的财产来牟取利息。我们假定,为此他采用了下述很简单的方法,即使自己成为一部分公债、财政部证券、铁路公司债券、商业证券、典契等(任何时候它们都在公众的手里)的争购者。他这样做会使上述各种证券的价格上升,换句话说,会使利息率下降。而由于这种情况搅乱了国内资本利息率和其他各国资本利息率之间的原有关系,也许会导致拥有流动资本、正在谋求投资机会的某些人,把他们伪流动资本输送到国外进行投资,而不愿以高昂的价格购买国内的证券。这就会有与前此流入的数量相等的货币流到国外,因而货币的暂时流入对商品价格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事例。现在人们已开始认清如下的事实,即,贵金属由一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其由各国借贷市场状况决定的程度,比过去所设想的大得多,而由价格状况决定的程度,则比过去所设想的小得多。

为了避免在解释商业现象时犯重大的错误,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如果在某一时候即付交易的数量增加了,这可能是由于投机活动的不同而连续发生的,甚至是在一年中的某一季节发生的(因为若­干­种交易只在特定的季节进行),这时通货只是与交易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而且这种增加持续的时间不长,因而不具有提高价格的倾向。在英格兰银行按季支付公债利息的时期,公众手中的货币急剧增加,增加的数量估计可达到总发行额的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但是,这对价格从未发生影响;在如此充沛的现金供给以后,公众向英格兰银行提出的以贴现或贷款的方式提供现金的要求大为减少,因此,在几星期以内,通货就又缩减到通常的数量。同样,农业地区的通货数量在一年中的各个季节也有变动。8月总是最低。“此后到圣诞节逐渐增加,到第二年的报喜节(3月25日)前后达到顶点,这时农业经营者通常要购买家畜、农具,并缴纳地租和夏季的税款”。因此,他会向地方银行提出大量贷款的请求。“这些变动象季节的变迁那样有规则地进行,并且正象英格兰银行纸币的四季变动一样,对市场几乎毫无­干­扰。各种额外的支付一结束,过剩的‘估计为五十万镑的通货’,一定会马上被吸收而绝迹”

如果没有额外的通货来进行这些额外的支付,就会发生下述三种情况之一:玉.或者是不用货币,而用某些可以不用货币的方法来进行支付;2或者是增加货币的流通速度,使同额货币得以实行较多的支付;3.或者是(如果上述两种办法都不能实行)从商品市场抽出货币来实行额外的支付,其结果,价格必定下跌。流通媒介的增加,如果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与营业的暂时扩张相适应,就不会提高价格,而只会防止价格下跌。

接下来的研究将告诉我们,流通媒介的价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而与其数量成反比这一命题,必然还会受到其他许多限制;在诸如英国目前存在的那种复杂的信用制度下,这些限制使这个命题对事实的反映极不正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