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里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对一般商品的支配力是指什么?同一物品同某些商品交换可以换得很大数量,同另一些商品交换则只能换得很小数量。一套衣服可以换得大量面包,但只能换得很少量的宝石。某一物品的价值如与某些商品交换可能在上升,如与另一些商品交换则可能在下降。一件上衣所能换得的面包,今年可能少于去年,如果今年的收成不好,但是这件上衣却可以换得较多的玻璃或铁制品,如果对这些商品课征的某种租税免除了,或者它们的制造方法已有改进。在这些情况下,上衣的价值是下降了呢,还是上升了?我们既不能说是下降,也不能说是上升,而只能说,就一种物品而言,上衣的价值下降了,而就另一物品而言,上衣的价值是上升了。但是,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它使任何人都可以毫不踌躇地断定,上衣的价值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情况就是,使交换价值发生变动的原因,是直接影响上衣本身的某种东西,而不是影响面包或玻璃的东西。例如,假定发明了一种新的织机,以致织造宽幅毛料的费用可以比过去减少一半。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使上衣的价值降低,而上衣的价值如果是由于这个原因而降低,则它不仅就面包或玻璃而言是降低了,而且就一切可购物品(除了那些碰巧由于类似的原因而价值也同时下降的物品以外)而言也是降低了。因此,我们应当说,上衣的交换价值或一般购买力降低了。一般交换价值的观念产生于以下事实,即,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原因,它们趋向于改变一种物品同一般物品相交换的价值,这里所谓的一般物品,是指所有那些未受具有类似趋向的原因影响的物品。
在科学地考察交换价值时,较为方便的作法是,只讨论发生于所考察的商品的各种原因,其他一些原因均略而不谈。发生于同这种商品相比较的其他各种商品的那些原因,影响这种商品相对于那些商品的价值;但发生于这种商品本身的那些原因,则影响这种商品相对于一切商品的价值。为了使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发生于这种商品本身的原因,假定除这种商品以外一切商品的相对价值都保持不变,比较合适。当我们考察谷物价值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时,我们假定毛织品、丝织品、刀具、糖和木材等对谷物的购买力虽有变动,但它们相互交换的比例一仍其旧。按照这一假定,这些商品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看作是其他各种商品的代表。这是因为,不管谷物的价值相对于某一商品而言发生什么变动,它相对于其他一切商品而言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程度发生变动;因此,我们所须考察的只是,按某一物品计算谷物的价值是上升还是下降。所以,谷物的货币价值或价格,可以象其他任何物品那样,代表谷物的一般交换价值或购买力;由于具有这种代表性,显然也是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常常利用谷物的货币价值或价格来讨论问题;但这要具有如下的条件,即,货币本身的一般购买力不变,除我们正在考察的那种物品以外其他一切物品的价格也不变。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