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长安城,长乐公主的府内,李诗诗正陪着一位十五岁左右的少年坐在一处凉亭之内笑谈风生。
只听那少年对着李诗诗说道:“诗诗,没想到你这次一去便去了那么久,倒是令人想念的紧”。
“郑公子却是说笑了,诗诗自有父皇母后想念,却是不麻烦郑公子了”。
李诗诗委婉的话语倒是没有令少年有任何不满,反而更加认真的说道:“诗诗,你我从小便相识,你又何必这般称呼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对你的心意”。
“诗诗不知道郑公子的心意,诗诗现在只想在国事上帮帮父皇,私事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诗诗现在的实力还是太低了!”
“诗诗说笑了,十五岁的武王后期境界若还是太低,那我这武王初期的境界岂不是更丢脸”。
“郑公子的天赋在郑家是数一数二,又有多少人能够在十五岁的年纪进入武王境界”。
斗神大陆,十五岁进入武王境界的确实是少之又少,少年确实是足以自傲了。
“就算我郑明杰的天赋在郑家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和诗诗一比却还是相差甚远啊”。
郑明杰谦虚的话语却隐藏不了话中的自傲。
对于郑明杰的自傲,李诗诗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表情,只是保持着习惯xìng的微笑。
就在这时,一位丫鬟来到亭外对着李诗诗行了一礼:“公主殿下,国主派人请您进宫一趟”。
李诗诗点头示意之后便对着郑明杰笑道:“郑公子,诗诗这便进宫了,郑公子自便”。
看着李诗诗离去,待在原地的郑明杰很是好奇:刚刚回来的李诗诗难道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办?
想不明白的郑明杰便打算回到郑家问问自己的父亲郑诚,随后径直离去。
大唐帝国的长安城和大宋帝国的杭州城一样,城内拥有四大家族:皇室李家、宰相郑家、元帅崔家、财政王家。
而此时的郑家大门处,刚刚回来的郑明杰对着守门的侍卫问道:“我父亲回来了没有?”
“禀少爷,家主还没有回来”
郑明杰一边向院内走去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还没回来,看样子还真是有事发生啊!
……
太学学院,位于杭州城南面,西临汴河,东临旦河,乃是大宋帝国的最高学府,学府之内设文武两系,每系之下又有不同的班;例如武系之下就有剑士班、枪士班等等。
太学学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皇家学院,院内有院长一名,副院长两名,老师若干,学子无数;而三位院长基本上全是皇室赵家之人,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大多为国家所用,所以说太学学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皇家学院。
与大宋帝国相同,大唐帝国与大汉帝国也有各自的皇家学院;大唐的弘文馆,馆内有馆长一名,副馆长两名;大汉帝国的国子监,监内有祭酒一名,副祭酒两名;三大帝国的学院大体上都是相似的,就如同势力分布大体上是差不多的。
如今太学学院的北大门,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却是因为今天乃是太学学院招生的时刻。
孙云、孙灵烟、赵公明三人此时正站在报名处前进行报名,而三人四周却是围了不知多少的学子,至于目的当然是为了孙灵烟了。
孙灵烟不仅长得美丽,而且气质出众,自来到学院大门便被众学子围住;三人如今好不容易报了名,随后便迅速抽身,向学院而去。
与武系报名处不同,一旁文系报名处前不但人烟稀少,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一人报名,看着报名处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负责人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就知道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也不怪中年人如此,斗神大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少有人念文系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就在这时,一道人影向着文系报名处的方向走来,随之而来的便是朗朗的诗号:一笑有尽飘渺风,化尽一身如烟城。
朗朗的诗号彷如chūn风般传入众学子的耳中,使得众学子有股如沐chūn风的感觉,热闹的武系报名处顿时安静了下来。
看着飘渺头戴儒冠,手持羽扇,一身素白的走向文系报名处,众学子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是谁啊?”
“这么年轻便是满头白发了!……”
“好潇洒飘逸哦!……”
“他好像是去文系报名处的”
“听到他刚刚念的吗,感觉太好了……”
“真帅气……”
“真有气势”
“……”
在众学子的议论声中,飘渺一脸平静的来到了文系报名处。
文系报名处的负责人回过神来暗赞了一句随后拿起一张表格淡淡的问道:“姓名?”
“一笑烟城飘渺生”
负责人不解的说道:“我在问你姓名”。
“吾名‘一笑烟城飘渺生’”
虽然奇怪为什么有人叫这样的名字,但他也没有继续追问,不过其他方面还是要问清楚的:“年龄?”
“十五”
“报名哪个班?”
“历史班”
“哪里人?”
“杭州人”
“住在学院还是自行安排住的地方?”
“自行安排”
负责人填好了表格之后拿出一块类似腰牌的小牌子,随后双指放在牌子上准备刻画,可是随后有些无奈的说道:“名字太长,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