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庐和松厅:5. 庐山,魂牵梦萦的地方(1)(1 / 1)

关于宋美龄在江西庐山上的别墅——“美庐”,一直是读者关心最多、中外影响最大的一所宋美龄消夏住所。“美庐”虽然也延袭了宋美龄自与蒋介石结成夫妻以后对所有宋美龄喜欢的居所,均以“美”或“庐”二字来命名的习惯,但是,庐山上的这所别墅,并不是蒋介石刻意出资为宋美龄购买或者大兴土木加以修建的。

蒋介石侍从室副官居亦侨这样说:“蒋介石在庐山和峨眉山,都向洋人租住别墅,公家没有为他特造。他也没有私造。庐山又名牯岭,这里风景如画。云雾深处,一朵白云悠悠飘进窗子里来,窗外的树都看不见了。满眼茫茫,屋子里弥漫着雨雾,然而,眨眼间云消雾散,树木像水洗过一样,重又在艳阳下闪着碧玉般的新绿,树枝头颤颤地挂着露珠儿。这景­色­自然引起蒋氏夫­妇­的喜爱,他们对牯岭格外留恋,暑天必上庐山住一段时辰,在这里蒋氏也有时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在戎马倥偬而失意心烦时,即使是冬天也要上牯岭小住几日。……庐山别墅在牯岭的西谷,那处是两山夹一溪的胜地,蒋氏特名之曰:‘美庐’!这是一幢并不怎么豪华宽敞的建筑,两层楼,质朴、陈旧,是抗战前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建造的。这所房子坐落在西谷南边的通道上,紧临山溪。站在观音桥上,静听桥下泉水叮咚,遥望五老峰雄姿,真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不久改为牯岭路12号,成为外国洋人避暑之处。

“后来,宋美龄设法略加修缮,租借长住。前厅没有林园,人们经过门前,还以为是个普通人家呢。楼下面是一间大客厅,蒋氏的卧室连着客厅,室内陈设简单,有一张特别宽大的橡木床,床上的被褥是平摊的,床头放着一个唱机柜。连着卧室有两个现代化设备的卫生间。宋美龄喜欢舒适而有热水供应的卫生间。房子门前的山溪对岸,不远处便是美国特使马歇尔的住所,他常来拜访蒋氏夫­妇­,星期天早上,他们常在溪前的小教堂里作祷告,马歇尔也居住过‘美庐’。对岸还有一所两层楼的别墅,住着端纳顾问,他也是‘美庐’的常客。……”

笔者曾经上过庐山,并且到过这幢外观并不引人注目,而内中实则与众不同的“美庐”。这是一座英国式的建筑,说它古朴确实古朴,内室的陈设在今天虽然称不上奢侈,然而在三十年代宋美龄每年夏天必要来此消夏的地方( 原址为脂红路,而并非牯岭路 ),应该说在当时建筑与装饰都堪称高档别墅。据说此别墅为一英国著名女闻人所出资建造,后来她发现宋美龄上山避暑,才决定把这所自费建造的宅子送给宋美龄,做避暑的下榻之所。自从1928年宋美龄上庐山以后,这幢英式的别墅就成了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居住地。

这所名曰“美庐”的二层住宅,虽经百年的沧桑洗礼,但是它的坚固、质朴和幽雅宁谧的特征仍然没见丝毫减损。宋美龄最后一次来到庐山,是在1948年夏天,那时东北战场上国共两军的激烈争夺战已经打响,在两种命运决战的关键时刻,宋美龄虽然已经感到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即将来临,然而她毕竟不会想到这就是她今生最后一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名山,来到以她名字中的“美”字而命名的别墅,更不会想到蒋介石多年惨淡经营的数十万大军,由美国人武装到牙齿的“国军”竟然会在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战争的洪流中迅速地土崩瓦解,永远地溃逃到一片海岛上去了。

那是一个让她在庐山上无法平心静气的炎热夏天。就在这一年的8月18日下午,宋美龄最后地告别了庐山,据史载当时她是一个人久久地伫立在“美庐”前的两棵高耸云天的柳杉旁发呆,她回想起在抗战前夕的1937年夏天,她感到有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和恐怖感,似乎今生离开庐山以后,也许再也不能返回了。于是她马上商之于蒋中正:“我们可不可以在院子里栽上两棵树呢?”蒋介石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她希望两人共同栽上两棵树,很可能象征着她与他的婚姻与结合。当然在日寇大举向江南进发的前夕,宋美龄在离开庐山别墅的时候,提议要与他共同栽树,显然寓意十分深刻。于是蒋介石首肯:“好,我明白夫人的意思。”这样,他们就命侍卫们尽快到庐山植物园挖来两棵只有半人高的柳杉树苗。宋美龄当时就是和蒋介石共同用锹挖土,然后浇水将两株小树苗在他们留有无限思念的“美庐”前面的院落里栽了下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