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宋美龄的一生,从她出生那天开始,直到她在美国纽约去世时止,她所住过的地方大都是环境幽雅、建筑格调别出一格的楼房或带着院落的平房。宋美龄在住的问题上真谓是豪宅华屋,多生活在景色宜人或闹中取静的封闭性地域之内。
1897年出生的宋美龄从小就在上海滩上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现在可以查到的住所就有三处。她生下来的第一座寓所在上海原东有恒路628号,这是其父宋嘉树1912年自费建筑的一幢欧式楼舍,而且在当时的上海就是一处十分引人注目的大型住宅,因为这所住宅有主楼和附属瓦房组成。其中除宋嘉树和倪桂珍及宋美龄与两位胞姐宋霭龄和宋庆龄居住的房舍之外,还包括家庭里其他人,即宋子文等人和一些车夫、厨师、女佣和男佣们的下榻之处。主楼的底层为一间大客厅,两厢还分有书房、小客厅、起居室、琴房、弹子房和餐厅等等,是当时上海上流社会中较为奢侈的住宅之一。
这时的宋美龄还是童年,她降生人间刚睁开眼睛所能见到的就是古典红木家具与欧式沙发相匹配的舒适屋舍。宋美龄在这所宅子里大约住到1907年,才离开了这所漂亮的小洋楼,前往美国留学。宋美龄在美国学成归来以后,宋家早已经搬到另一处新居去了。
1917年6月,宋美龄在美国马诸塞州的韦尔斯理女子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回到上海,这时候她发现小时候居住的这幢小楼,已经不再是她记忆中的那幢富丽堂皇、红瓦参差、院落幽雅的高级豪宅了,由于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小楼的屋顶已经开始漏雨,而附近的平房也大多呈现出破败的颓相。只是她发现东有恒路628号的小院里几棵当年尚未长高的梧桐树已经把它那浓密的绿荫覆盖了整个院落。
就在宋美龄学成归国的第二年——1918年5月,她的父亲宋嘉树因心血管疾病病故在这幢保留了宋美龄许多童年美好记忆的宅院里。父亲死后,母亲倪桂珍决定搬出这座已经住了二十多年的旧宅。因为她只要在这所院落里生活,就会想起许多与宋嘉树相关的往事,于是她们在1919年春天,搬出了这所院子。
新宅在上海西摩路139号,这里是宋美龄在上海居住期间的第二所住宅。现在这所宅子仍然存在,不过此地已经更名为陕西北路。这所宅子是欧洲风格的建筑,小楼前有一座偌大的花园,屋宇和大大小小的房屋,均给人以欧式田园的感觉。与前一所住宅截然不同的是,这里更显得闹中取静,几乎听不到尘市的喧嚣。而且房屋和楼房的总建筑面积合约六百多平方米,小楼前后的花园加起来至少也有近千平方,这里无疑是一所更适合于大家族幽居的理想佳境。宋美龄住在这里会让她联想起在美国的生活,楼后还有一块绿茵茵的草地,夏天时这里可以打高尔夫球。而且这花园里还有让宋美龄为之神往的奇花异草,如海棠、香樟、雪杉、桂树、龙柏和枫树等。
就是在这所幽雅的住所里,宋美龄开始走上了她从前感到陌生的道路 —— 和政界人物的频繁接触,就是在这所宅子里接待过蒋介石和一些当时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其中不仅有张静江、陈立夫、陈果夫、张群、孙科等等国民党高官,而且这所宅子里还是宋子文兄弟几人,孔祥熙伉俪经常出没的地方。1931年当宋母倪桂珍在青岛病逝的消息传进西摩路这所宽大的院落时,宋美龄和蒋介石在这里为宋母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追悼仪式。雪白的挽联和挽幛几乎排满了偌大的院宅。所以上海西摩路139号住宅,是宋美龄永生难以忘却的地方。
宋美龄在上海居住的第三个地方,就是现在的东平路9号寓所( 民国年间的贾尔业爱路 )。这是她与蒋介石于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举行盛大的婚礼过后,由蒋介石出资购买的一所新宅子。这是一所经过宋美龄首肯并赞许后购下的一处房产,它的外观带有法国式建筑的特色,二屋小楼,内中回廊曲折,房间众多。由于宋美龄嫁进蒋门以后并从心里喜欢上了这所宅子,因此蒋介石亲自为这所宅子取名为“爱庐”。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