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先生(1 / 2)

身在江湖 李我 1443 字 2022-03-15

襄阳城并不算太大,但历来却是兵家必争之地,襄阳人杰地灵,自古也出过不少英雄人物。

宋庭走在大街上,头上戴的面具乃是冷漠临别时所送的,身着一袭灰­色­长衫,典型的书生模样。

但襄阳的武林人士向来就不少,宋庭还是提醒自己要小心,如果被人发现,自己死不足惜,却会连累天正山庄。

有时候,如果你怕事,事就会找上你,宋庭现在就感觉是这样。

本想小心翼翼,不想却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而且最麻烦的是留意他的人似乎是偷天教的人,也就是说,是宋玉的手下。

宋庭不动声­色­,缓缓加快了脚步,开始找机会甩掉对方,于是往小街小巷里走去。

虽然对附近宋庭也不熟悉,但是走在前面就掌握着主动,宋庭在几番穿Сhā之后,忽然走进了一间看来不小的宅院之中。

门是半掩的,并未关好,宋庭走了进去,轻轻的掩上门,准备等跟踪的人走了再出去。

哪知宅院里却走出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望着宋庭问道:“你…想必就是吴相公吧?”

宋庭一愣,看来这管家正在等一个叫做吴相公的人,于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管家却道:“还站那­干­什么,赶紧跟我去见见老爷。”

宋庭望了门口一眼,稍有犹豫,就跟着管家去了。

理所当然的,跟踪宋庭的人就把人给跟丢了。

这家老爷五十岁左右年纪,络腮胡,看起来倒是给人一种颇为威猛的感觉,宋庭瞧见客厅的一角摆设有一套盔甲,想来这老爷以前该是一名武官。

管家提醒宋庭道:“还不快来参见张老爷?”

宋庭微微一笑:“见过张老爷。”

张老爷名张烈,本是朝廷偏将,几年前辞官回乡,置了些田产,现在襄阳城西一带的人都叫他张员外。

张烈正在仔细的打量宋庭,以他的眼光自然看不出宋庭带着面具,三十多岁的年纪,平平无奇的脸上有几分老成,一袭灰­色­长衫已经破旧,行李也不多。

张烈已经在心里对宋庭下了判断,多半又是一个屡战屡败的穷秀才。

不过不要紧,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生活条件越差越好。

这几年,张烈为儿子张晓刚请了不下数十位教书先生,却都管教不住张晓刚,最后不是被气走就是被赶走,为儿子找一个稳定的先生,一直是困扰张烈的大问题。

前几天管家找到刚被赶走的教书先生,请他回来,教书先生却死都不肯再回张府,最后只对管家说推荐他的一个同乡吴秀才来张府。

哪知那吴秀才对于张晓刚的难以管教早有耳闻,竟一直不肯来。

所以今天书生模样的宋庭走了进来,管家就以为是吴秀才,而宋庭为了躲避跟踪,也就默认了。

张烈道:“吴相公能来,张某十分高兴,只要你能将小儿教导好,张某绝不会亏待于你!”武官出身的张员外声音很大,也有豪气。

宋庭:“呃…我想张老爷您误会了,晚生刚才只是路过,见到贵府建得别具一格,才冒昧走入欣赏,不想却被令管家错认成吴相公,其实晚生姓宋。”对于非江湖的人士,宋庭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张烈望了一眼管家,那管家也是毫不知情,那吴相公这么几天都没来,估计是不会来了。

看来宝贝儿子张晓刚在襄阳算是出名了,估计也没几个本地先生愿意来张府冒险了。本地没有,怕只有找外地的教书先生才行。

张烈脑筋一转,问道:“哦…是这样,张某看宋先生不像是本地人,此来襄阳不知是探亲还是访友啊?”

宋庭全然不知张烈已经打起了他的主意,道:“实不相瞒,晚生只是四处漂泊,还没有想好要去哪里。”

张烈眼睛一亮道:“原来如此,张某看宋先生也是读书之人,如不嫌弃,不妨在此住下,犬子顽劣,正缺一个教书先生……”

宋庭这才知道这张烈居然是想聘请自己当张府的教书先生,赶忙推辞道:“这…万万不成,晚生才学低微,只怕误人子弟……”

张烈却道:“无妨无妨,张某看人一向很准,宋先生你只管教就行,张某信得过你!”

张烈心中暗叹,实在是没办法啊,哪管你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只要能让儿子读几天书,不再那么顽皮就好了。

宋庭还要推辞,管家和张烈却百般盛情想留,使得最后宋庭受不了被两个大男人相缠,左右也没什么地方好去,就答应暂时留了下来。